当前位置:首页当代戏剧艺术 第274页
  • 56阅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然而,死的价值却大不相同,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一、重于泰山之死    1、为国捐躯之死   为国捐躯,是重于泰山之死。这种死,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死,是光荣的,是值得歌颂的。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
    # 时间:2024-02-27# 阅读:56
  • 76阅读
    关于长城的诗(关于长城的诗句古诗词)
       品读古今长城诗词,领略中华民族精神风骨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历经秦汉、隋唐、明清等朝代,长城不断修筑和延伸,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关于长城,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 时间:2024-02-27# 阅读:76
  • 68阅读
    婀娜多姿(婀娜多姿是形容什么的)
       婀娜多姿:描绘曼妙优雅之美   婀娜多姿,这两个字眼勾勒出一幅幅曼妙优雅的画面。无论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还是人的身姿姿态,都可以用婀娜多姿来形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婀娜多姿的含义和魅力。    h3婀娜多姿的含义   婀娜多姿,汉语成语,形容体态柔美,姿态优美。出自《西厢记》: 杜陵郎君, 容止多姿; 翠馆仙郎, 丰神清
    # 时间:2024-02-27# 阅读:68
  • 48阅读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1. 人有悲欢离合的自然规律   人有悲欢离合,这是自然规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感叹。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有悲欢
    # 时间:2024-02-27# 阅读:48
  • 44阅读
    世无良猫
      1.良猫不再   古往今来,猫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捕捉老鼠,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然而,如今的猫似乎已经失去了它们昔日的良性,变得越来越贪婪和自私。   2.自私贪婪   现代的猫,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关心主人的死活。它们甚至会为了争抢食物,而大打出手。有的猫还会趁主人不注意,偷偷地把主人的食物吃掉
    # 时间:2024-02-27# 阅读:44
  • 49阅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智勇双全威震四方
      一夫当关   一夫当关是形容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可以抵挡住很多人的进攻。它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淮,拔成安,烧夷陵,下襄城,屠新蔡、临江,皆降下项羽。项羽又引兵西,屠彭城,皆降诸侯。项羽由此威震天下,诸侯畏惧,皆降项羽,惟齐不肯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一
    # 时间:2024-02-27# 阅读:49
  • 45阅读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全诗)
       诗词网携诗而来: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盎然入眼来   诗词网带您走进春天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让我们一起领略春天的诗意,欣赏春天的美景。    h3>
    # 时间:2024-02-27# 阅读:45
  • 40阅读
    中间小谢又清发:爱上那份从容如水的清新
       1、中间小谢又清发:一个不老的传说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首诗: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诗出自晏殊之手,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后,对生命的一种感悟。诗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
    # 时间:2024-02-27# 阅读:40
  • 49阅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意思)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你了解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出自宋朝词人苏轼的《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这首词描写了诗人在西亭中怀念昔日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 时间:2024-02-27# 阅读:49
  • 81阅读
    七八言绝句的经典体式——辘轳体
       辘轳体简介   辘轳体,又称“插曲体”、“诗馀”、“诗句”,是七言绝句的经典体式之一。它是指在七言绝句的前三句或前四句中,将前一句的末字或末两个字,移到下一句的句首,以此递推,形成一种前后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诗歌结构。辘轳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力,在唐宋诗词中广为流传,深受诗人们的喜爱。    辘轳体的特点   辘轳
    # 时间:2024-02-27# 阅读:81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