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1. 出处: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先把他的工具准备好。比喻做事要先准备好必要的条件。
2. 故事背景: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在与卫灵公的谈话中说出的。当时,卫灵公正准备征讨齐国,孔子劝他先做好准备,不要轻举妄动。孔子说:“工欲善
# 时间:2024-10-21# 阅读:62
-
87阅读
1. 诗词网
诗词网是一个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词文化交流平台。网站提供诗词鉴赏、诗词创作、诗词交流等功能,用户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诗词作品,也可以欣赏他人的诗词作品。
2.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这句诗描绘了天门山雄伟壮丽的
# 时间:2024-10-21# 阅读:87
-
86阅读
1. 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旁观者的清当局者迷。旁观者可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当局者却往往被自己的情绪和利益蒙蔽了双眼,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句谚语也经常被引用来说明在处理自己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一个客观的观察者的观点。
2. 当局者迷的原因
当局者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 时间:2024-10-20# 阅读:86
-
59阅读
一、娇花绽放,香溢四海
1. 兰烬落的由来
传说,古有一位名叫兰烬的女子,她容貌倾国倾城,才华横溢,是当时京城第一美人。兰烬仰慕诗人屈原,便女扮男装,前去投奔。屈原见其才华横溢,便收入门下。不久,兰烬与屈原相恋,结成夫妻。然而,好景不长,秦国军队攻破楚都,屈原自杀身亡。兰烬悲痛欲绝,投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人民为了纪念他,便在江边种下
# 时间:2024-10-20# 阅读:59
-
53阅读
一、宋词名句的魅力
宋词名句,是宋词中的精华,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些名句,或如诗如画,意境优美;或如歌如泣,感情真挚;或如哲思如论,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唱。
二、宋词名句的分类
宋词名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内容分类
# 时间:2024-10-20# 阅读:53
-
72阅读
一、林嗣环生平简介
林嗣环(1818-1867),字伯桐,号蒿峰,晚年号石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藏书家。
二、林嗣环的诗词成就
林嗣环的诗词以清丽流畅、格律精密而著称,在清代诗坛享有盛誉。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咏物言志之作,也有抒情咏史之作,还有反映现实生活之作。无论哪一类
# 时间:2024-10-20# 阅读:72
-
140阅读
一、古诗吟诵历史,爱国精神流传至今
1. 《春望》——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过秦楼》——李白
秦楼月色年年白,汉水春风夜夜寒。
棋声惊昼眠,诏至扑衣还。
3. 《将
# 时间:2024-10-20# 阅读:140
-
59阅读
一、诗词背景
曲江春是一首描写春游盛况的诗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精美的诗句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曲江春这首诗是杜牧在长安期间所作,当时正值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一片繁华景象。
二、诗词内容赏析
1. 起首两句: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 时间:2024-10-20# 阅读:59
-
55阅读
一、秋色宜人
1. 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用鲜艳的霜叶来比喻秋天的景色,令人联想到秋日里红彤彤的枫叶,展现出秋天的独特美景。
2. 秋风萧瑟天气凉:这句诗描绘了秋风吹过时带来阵阵凉爽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凉爽。
3.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句诗描写了秋天晴朗的天空和广阔的视野,以及南飞的大雁,令人感受到
# 时间:2024-10-20# 阅读:55
-
64阅读
思乡之情,千古传唱
思乡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当我们身处异乡,难免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思念之情,往往会化为诗句,流传千古。
思乡的诗
# 时间:2024-10-2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