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小标题:暮色中的溪亭
1. 常记溪亭日暮,胜日寻芳泗水滨,无所见,南山崔嵬。
欧阳修的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写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时任扬州太守的他,于春季祓禊(祭祀水神)之际,独自前往泗水岸边,踏青寻芳。然而,他却一无所获,南山隐匿在暮色中,显得很雄伟。
小标题:溪亭的记忆
# 时间:2024-02-29# 阅读:48
-
43阅读
前言:
新婚离别,是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当一对新人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却不得不因为某些原因而分开,那份依依不舍,那份牵肠挂肚,那份柔情绵绵,都让人难以割舍。
一、离别的滋味
1. 难舍难分
新婚燕尔,正是浓情蜜意之时,却不得不分离,这种滋味,就像是一杯苦涩的咖啡,让人难以咽下。他们相互依
# 时间:2024-02-29# 阅读:43
-
45阅读
一、诗情画意,檀郎情意绵绵
1. 含笑花开,情意浓
含笑花,又名笑面花,相传为月老之花,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永恒。当含笑花盛开之时,满园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在古人的诗词中,含笑花更是被赋予了别样的情意。
2. 檀郎相思,梦入诗画
檀郎,本为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后来逐渐演变为女子对心上人的昵称
# 时间:2024-02-29# 阅读:45
-
42阅读
1. 离骚背景:
1.1 楚国政治风云
1.2 诗人屈原仕途蹉跎
1.3 诗人流放荆地
2. 诗经离骚内容:
2.1 诗人遭遇剖析:
2.1.1 抒怀:对社会黑暗的感伤
2.1.2 呐喊:对屈辱的控诉
2
# 时间:2024-02-29# 阅读:42
-
113阅读
一、前言
《雨霖铃》是宋词名家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抒写了词人亲人离别,宦途失意,羁旅天涯的愁苦之情。全词语言洗炼,感情真挚,以其缠绵哀怨的调子,素来为人们传唱。
二、词作背景
柳永《雨霖铃》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柳永出生于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早年即以词名扬
# 时间:2024-02-29# 阅读:113
-
48阅读
一、诗人席慕容简介
1. 席慕容,原名穆伦,蒙古族,生于1943年,祖籍内蒙古察哈尔,出生于重庆。
2. 原名穆伦,笔名席慕容,1943年8月15日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祖籍内蒙古察哈尔。
3. 1961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考入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1966年毕业。
4. 1974
# 时间:2024-02-29# 阅读:48
-
39阅读
一、中人以上的分层与定义
1. 中人以上的分层
中人以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等方面高于一般水平的人群。在古代中国,中人以上主要包括士、农、工、商四大阶层。
2. 中人以上的定义
中人以上的人群,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社会地位较
# 时间:2024-02-29# 阅读:39
-
45阅读
开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是诸葛亮对刘备所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分开一段时间再见面,就会对对方刮目相看了。这句话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待
小标题: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例子
1. 晋升升官
张
# 时间:2024-02-29# 阅读:45
-
44阅读
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含义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出自《论语·微子》,意为拿一角来说明整个事情。比喻从一点、一部分推知全貌、整体。
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例子
1. 从一滴水看整个海洋
一滴水虽然很小,但是它包含了整个海洋的成分,从这滴水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整个海洋的性质和风貌。
# 时间:2024-02-29# 阅读:44
-
44阅读
一、为之怅然的情感之美
1. 怅然若失的失意之情
失意之情,是指一个人在遭遇挫折、失败或失去某样事物时所产生的遗憾、沮丧和忧伤的情绪。这种情绪在诗词中经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用黄河的奔流不复带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
# 时间:2024-02-29#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