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开篇】:
自然界中的无风絮自飞,是自由自在的象征。然而,诗词中寄寓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风絮飘飞不正是人生的写照吗?无风絮自飞,更显人生的无常。
1.落尽繁华皆成空
诗词中,落花、残红、凋零等意象,经常用来描写世事的无常,人生的飘渺。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时看到落花
# 时间:2024-09-09# 阅读:65
-
76阅读
杨柳岸好风光,晓风残月更添诗意
在诗词的王国里,杨柳岸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地方。春日的柳丝轻拂,秋日的落叶缤纷,无不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几分诗意。而当夜幕降临,晓风残月更是为杨柳岸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由得心生遐想。
# 时间:2024-09-08# 阅读:76
-
96阅读
思念,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它可以跨越时空,直抵人心。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来表达他们对亲人、朋友、爱人的思念之情。这些诗句,或婉转细腻,或激情澎湃,但都令人动容。
1. 最能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1)你着一身长风,斩尽桃花数万丛。——《折柳送别》
2)故乡今夜思念强。月到窗前皆是我。——《独夜对月怀
# 时间:2024-09-08# 阅读:96
-
73阅读
一、范成大的生平
范成大(1126年10月26日-1193年6月15日),字至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官至参知政事。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出生,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四十三岁中进士第一。历任处州知府、浙西提刑、给事中、中书舍人、枢密院使、参知政事等显要官职。乾道九年(1173年)辞官归乡,筑石湖居士寺,定居于石
# 时间:2024-09-08# 阅读:73
-
143阅读
第一部分:苏七块生平简介
1. 苏七块,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苏七块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弟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文学家,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位贤淑的女子。
3. 苏七块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刻苦学
# 时间:2024-09-08# 阅读:143
-
118阅读
充满思念的诗词名句带你去领略游子思乡之情
思乡,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它让人在异乡的生活中倍感孤独和无助。然而,正是这种思念之情,激发了诗人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这些诗词名句,道尽了游子思乡之情,让人们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他们的思念之苦。
# 时间:2024-09-08# 阅读:118
-
189阅读
一、望海南简介
1、地理位置
望海南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是海南岛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望海南水域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5米,最深处可达3.5米。
2、自然景观
望海南四周青山环抱,湖光山色,景色优美。湖中岛屿众多,其中最大的岛屿是鹿回头岛。鹿回头岛上建有鹿回头公园,是
# 时间:2024-09-08# 阅读:189
-
76阅读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让人心旷神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来赞美春天。
1. 春日
作者: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共眠一枕梦同游,
唯有明月光相照。
2.
# 时间:2024-09-08# 阅读:76
-
113阅读
一、简介
柳花门事件,又称“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卫国的一段故事,因主人公柳下惠在柳花门下与卫灵夫人同坐一席而得名。该事件因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柳下惠的正直守节而被后人广为传颂,也成为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典范。
二、柳下惠其人
柳下惠,姓展、名获,谥号惠,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以其智慧和高尚
# 时间:2024-09-08# 阅读:113
-
79阅读
一、诗词中的英雄情怀
1. 豪迈正气:诗词中的英雄,往往具有豪迈正气的豪杰气概。这种豪迈正气,表现在面对困难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例如,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首诗描写了战乱中的景象,诗人用“车辚辚,马萧萧”的拟声词,表现了军队的浩大声势,也表现了士兵们慷慨激昂的豪迈气概。
# 时间:2024-09-08#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