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一、芙蓉山中逢大雪
1、诗人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与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刘”。
2、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刘长卿漫游江湖,途经扬州。适逢大雪,诗人便驻足芙蓉山,投宿于芙蓉山主人刘长卿的家中。
3、芙蓉山,位于扬州城西,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水名胜。山中有芙蓉峰、
# 时间:2024-03-31# 阅读:51
-
51阅读
1、无我不在
"无我原非你",这是一个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的诗词。无我,通常指超越自我,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原非你",则强调了自我意识的存在。那么,无我原非你,又该如何理解呢?
2、顿悟诗意
在诗词的世界里,无我与有我,往往是一对相伴而行的概念。当诗人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中时,
# 时间:2024-03-31# 阅读:51
-
51阅读
一、天门中断楚江开:诗词网的佳作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是宋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名句,描绘了长江三峡风景的壮美和诗情画意,也成为了诗词网的佳作。
二、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的诗词才华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壮丽雄伟的
# 时间:2024-03-31# 阅读:51
-
58阅读
一、短长旌节花简介
短长旌节花,别名红杜鹃、羊踯躅、满山红,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东部和日本。
二、短长旌节花的形态特征
1. 外形:短长旌节花通常高达2米,具有光滑的树皮和细长的枝条。
2. 叶片:叶片互生,长圆形或椭圆形,全缘或具细齿,叶面光滑,叶背面常有毛。
# 时间:2024-03-30# 阅读:58
-
55阅读
一、苏轼简介
苏东坡,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逝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享年五十七岁。
二、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词、散文为主,诗歌成就最高,有“苏黄”之称。苏轼的诗歌风格豪放旷达
# 时间:2024-03-30# 阅读:55
-
48阅读
1. 涸辙之鲋的困境
在炎热的夏季,一条小鱼儿生活在一条水沟里。这水沟很浅,只有几寸深的水。小鱼儿在水沟里自由游动,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天气突然变热,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小鱼儿生活的水沟里的水干涸了,小鱼儿被困在了干涸的水沟里。小鱼儿拼命地挣扎着,但是没有用,它被困在了干涸的水沟里,无法动弹。
# 时间:2024-03-30# 阅读:48
-
64阅读
小标题1. 热饮诗歌里的温暖
(一) 热饮与寒冬
1. 冬天来临,寒风凛冽,万物萧条。在这个时候,一杯热饮不仅可以暖身,更可以暖心。
2. 在诗歌中,描写热饮的诗句不胜枚举。如王安石的《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芬香扑鼻,令人感到温暖和希望。
# 时间:2024-03-30# 阅读:64
-
55阅读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鉴赏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秀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下“在此山中,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更生”的名句,将庐山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 时间:2024-03-30# 阅读:55
-
49阅读
1. 夜书所见概述
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里读书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通过对夜色、月色、灯火、虫鸣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夜书所见原文
窗前疏影动,人立影亦动。
月冷寒窗竹,风摇香户风。
# 时间:2024-03-30# 阅读:49
-
55阅读
一、白云亭的由来
1. 建亭历史
白云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是一座颇具历史底蕴的亭子。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当时的杭州知府李卫所建。李卫因仰慕西湖的美景,于是决定在西湖边上修建一座亭子,以供游人休憩和赏景。
2. 名字由来
白云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位于白云峰之上。白云峰是西湖十
# 时间:2024-03-3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