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王冕其人
1.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梅花屋主,诸暨人。出身贫寒,自幼喜诗文,擅长书画。
2. 元末明初诗人、画家。因家贫不能读书,就以放牛为生,常在牛背上读书作画。
3. 后从师学习画画,拜名师学诗,有诗才,善写梅花,人称“梅花诗人”。
王冕作品
# 时间:2024-03-06# 阅读:38
-
50阅读
1. 诗词中的妙语
在浩瀚的诗词之海中,有许多妙语珠玑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道理,其中有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谓是千古流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那些比自己强的人相比,自己还远远不够,但是与那些比自己弱的人相比,自己又绰绰有余。这是一种十分中肯的评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心态。
2. 古人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
# 时间:2024-03-06# 阅读:50
-
39阅读
风舞人间,雨润万物——赞美春雨的诗句赏析
春雨,它如丝如缕、如雾如烟,它似有若无、似幻似真,它轻盈灵动、飘逸潇洒。它在天地间跳跃,它在万物间穿梭,它编织着春天的色彩,它奏响着春天的乐章。
春雨的柔美
# 时间:2024-03-06# 阅读:39
-
43阅读
一、灯影与诗词的渊源
1. 灯火与诗词的交融
自古以来,灯火与诗词有着不解之缘。灯火为诗人提供创作灵感,诗人则以诗词歌颂灯火之美。在诗词中,灯火是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一种情怀。
2. 灯火照亮诗词的前世今生
灯火可以照亮诗词的前世今生。在诗词中,灯火可以将诗人带入到历史的洪流中,也可以将诗人
# 时间:2024-03-06# 阅读:43
-
40阅读
唐诗中孤独而美丽的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雪中冬日的独特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感受那份静谧与孤寂的美。
孤独与宁静
1.孤独的诗人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哲学
# 时间:2024-03-06# 阅读:40
-
51阅读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又号梅溪、谢翁、耆艾,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的词作大多以描绘都市生活为题材,语言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动听,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1. 生平简介
(1)家世显赫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祖父、父亲都曾担任过朝廷要职。柳永本人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
# 时间:2024-03-06# 阅读:51
-
53阅读
塞翁失马的阅读答案:塞翁的命运如何转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不要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塞翁失马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一件看似不幸的事情,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 时间:2024-03-06# 阅读:53
-
46阅读
墨竹诗词之美,尽享诗意人生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墨竹,是文人雅士的挚爱。当诗词与墨竹相遇,便激荡出一种独特的美,一种诗意的人生。
一、墨竹诗词的由来
# 时间:2024-03-06# 阅读:46
-
57阅读
开头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皆有书愤之作,或是对时局不平之愤懑,或是对个人遭遇之悲愤,抑或是对国家兴衰之愤慨。而杜甫的《书愤》一诗,便是诗坛中书愤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激昂的笔调,抒发了对时局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一、杜甫书愤的创作背景
杜甫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亲眼目睹了战
# 时间:2024-03-06# 阅读:57
-
44阅读
1. 筝之初识
筝,是中国传统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木质琴身、琴弦、琴柱等组成,造型优美,音色清脆明亮,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之一。
2. 筝之特色
筝的演奏技法丰富,包括弹、挑、轮、扫、摇、琶、颤等,能够演奏出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筝的琴弦通常为金属丝制成,有些筝还会使用丝弦或尼龙弦,不同的琴弦材质
# 时间:2024-03-06#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