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一、诗词背景
《咏史》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共八首。每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咏史其二》是其中的一首,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前后。当时,杜甫正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任安史史馆修撰,负责编写《安史之乱》的历史。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杜甫对历史上的兴衰成败有了深刻的思考,写下了这首诗。
二、诗词
# 时间:2024-09-09# 阅读:93
-
93阅读
诗句中草原的壮丽画卷
自古以来,草原一直是诗人笔下的主角之一。诗句中,草原被赋予了各种美丽的意象,或壮丽辽阔,或柔美婉约。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中的草原,感受其独特的美。
草原的壮丽
浩瀚无垠的草原
在诗句中,草原往往被描绘成一望无
# 时间:2024-09-09# 阅读:93
-
64阅读
一、王的谢的燕子
1. 王谢堂前燕的来历
王谢堂前燕,出自南朝诗人谢灵运著名的山水诗《登池上楼》。全诗如下:
池上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稚子敲冰过,村翁牧牛归。
历览使人富,贱日岂不怀?
# 时间:2024-09-09# 阅读:64
-
71阅读
前言
俗话说,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自古以来,诗人、墨客、骚人墨客,都喜欢登高远眺,以抒发胸中的感慨。在众多的登高诗词中,有一句诗尤为脍炙人口,那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不仅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一、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
“欲穷千里目,更上
# 时间:2024-09-09# 阅读:71
-
72阅读
【余光中 乡愁四韵解析】
1. 乡愁四韵:余光中笔下的游子思乡之情
余光中,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在诗词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乡愁四韵》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的游子思乡之情,真挚感人,令人动容。
2. 乡愁四韵:乡愁的意象与情感的表达
【第一韵
# 时间:2024-09-09# 阅读:72
-
83阅读
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这句话意思是:三军虽然可以夺取将帅的性命,但无法夺取一个人的意志。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自信和坚韧,也是他一生信条的写照。
二、诸葛亮的自信
诸葛亮生于乱世,年少时便胸怀大志,立志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他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是拯救国家的大英雄。这种自
# 时间:2024-09-09# 阅读:83
-
65阅读
小标题一:王惟一的生平简介
王惟一,唐代诗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字号不详,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王惟一出身贫寒,少时即以诗名闻遐迩,曾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后客居长安,以布衣终老。王惟一一生诗作300多首,现存100多首,以五言律诗为多,其诗风清丽流畅,意境闲适淡雅,颇受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
# 时间:2024-09-09# 阅读:65
-
64阅读
当明月呼应山河,读懂“澄江一道月分明”的幽静心境
澄江,浩渺舒卷,那晶莹皎洁的月华,将一湖星辉倾泻而下,于这个静谧的夜晚,如同一卷写满诗意的画卷,缓缓铺展眼前。
夜月静美,诗意满怀
# 时间:2024-09-09# 阅读:64
-
134阅读
1. 西风萧瑟的天气
飒飒西风,秋意浓。一阵阵寒风刮过,吹起了落叶,也吹起了心中的思绪。站在窗前,看着窗外萧瑟的景色,不禁想起那首熟悉的古诗:“飒飒西风满院栽,孤城落日斗寒晖。”
2. 西风中的思念
一想到这首古诗,我就想起远方的亲人。他们是否也和自己一样,站在窗前看着瑟瑟的西风,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西风
# 时间:2024-09-09# 阅读:134
-
168阅读
诗词中的清凉世界:炎炎夏日,诗歌抚慰心灵
炎炎夏日,似火骄阳,让人烦躁难安。然而,在诗词的清凉世界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丝慰藉,让心灵得到抚慰。
炎炎夏日,诗歌的清凉之美
# 时间:2024-09-09# 阅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