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1. 前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民为贵,君为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民为贵”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准则。孟子也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主轻之。”可见,古人对“民为贵”的重视程度。
2. “民为贵”的由来
“民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的开国之君周武王在《牧誓》中说:“惟民不静,
# 时间:2024-03-20# 阅读:52
-
52阅读
李密庵的《半半歌》和《半半诗》解析
李密庵是明朝末年的诗人,他以一首《半半歌》而闻名。这首诗用半文半白的方式写成,风格独特,内容有趣,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半半歌》之后,李密庵又写了一首《半半诗》,同样是半文半白,但风格和内容与《半半歌》有所不同。本文将分别解析《半半歌》和《半半诗》,并对两首诗进行
# 时间:2024-03-20# 阅读:52
-
44阅读
一、冯骥才与花脸
1. 冯骥才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作家,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
2. 冯骥才之所以被称为“花脸”,是因为他经常在作品中描绘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
3. 冯骥才笔下的老北京,是一个充满着市井气息和人间温暖的地方,那里有嬉笑怒骂的胡同生活,有形形色色的
# 时间:2024-03-20# 阅读:44
-
76阅读
诗集解读:赏读余光中的诗歌世界,领略大师风采
余光中诗集:细腻灵动,诗华尽显
对传统诗学的深厚功底
余光中诗集展现了他深厚的传统诗学功底。他的诗歌创作受到
# 时间:2024-03-20# 阅读:76
-
49阅读
水佩风裳,诗画意境之美
水佩风裳,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代表了一种虚无缥缈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氛围。
水佩风裳,诗画意境之美——意象
1. 水佩:水佩是指用玉或宝石制成的佩饰,常用于装饰衣物。水佩在诗词中往往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和优雅。如李白的《清平调》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
# 时间:2024-03-20# 阅读:49
-
48阅读
杜甫春望:诗中流露的忧国忧民情怀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气势磅礴的意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春望》,这首诗以其感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名篇。
# 时间:2024-03-20# 阅读:48
-
46阅读
点绛唇·叶梦得缥缈危亭
宋代诗人叶梦得有一首名作《点绛唇·缥缈危亭》,语言清丽优美,意境深远旷达,值得细细品味。
点絳唇·葉夢得(宋)
想
# 时间:2024-03-19# 阅读:46
-
43阅读
左思咏史中名句解析
左思的咏史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著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有很多名句,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这些名句至今广为传颂。本文将对左思咏史中的名句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 时间:2024-03-19# 阅读:43
-
51阅读
一、良田美池
1. 阡陌纵横,稻花飘香
良田美池,首先要说的就是阡陌纵横的良田。春天,田野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夏天,稻穗成熟,金黄一片;秋天,农民们忙着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冬天,田野里一片银装素裹,但依然可以看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为新一年的丰收做准备。
2. 清澈见底,鱼翔浅底
# 时间:2024-03-19# 阅读:51
-
75阅读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一生漂泊,晚年隐居杭州。
姜夔的词作以婉约派为主,其词风清丽雅致,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有《白石道人歌曲》一卷传世。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念奴娇》。
一、《念奴娇》创作背景
《念
# 时间:2024-03-19#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