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1. 双溪明月概览
双溪明月,又名双溪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溪村,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桥。双溪明月桥长120米,宽3米,高5米,由青石砌成,桥上刻有“双溪明月”四个大字,桥下淌着清澈的溪水,桥周围绿树环绕,风景优美。
2. 双溪明月的历史渊源
双溪明月桥始建于唐朝,原名“双溪桥”。相传,唐朝时,有一位
# 时间:2024-10-21# 阅读:70
-
87阅读
1、世事无常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世事无常,阴晴不定。有的时候,你春风得意,马蹄疾,前途一片光明;有的时候,你却厄运不断,荆棘丛生,彷彿坠入地狱一般。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的变幻莫测,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在顺境的时候,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在逆境的时候,我们应该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努力争取渡过
# 时间:2024-10-21# 阅读:87
-
131阅读
1. 浮景之美,在于意境
浮景,是指飘忽不定的景物。它可以是风中的云朵,可以是水中的波光,也可以是山间的雾霭。浮景之美,在于它的流动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点,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2. 浮景入诗,营造意境
诗人善于捕捉浮景之美,并将其融入诗歌之中。通过对浮景的描绘,诗人可以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意境。这些
# 时间:2024-10-21# 阅读:131
-
61阅读
一、入门篇:初识文言文
1.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古文、汉代至唐代的骈文、宋元时期的散文和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等。
2. 学习文言文的好处
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 时间:2024-10-21# 阅读:61
-
71阅读
1.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
在东晋末年,陶渊明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隐士。他厌倦了官场上的腐败和黑暗,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回到田园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厌倦官场:陶渊明在官场上的经历让他感到非常失望。他看到官场上的腐败和黑暗,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感到厌倦,于是他决定辞官归隐。
# 时间:2024-10-21# 阅读:71
-
75阅读
何处诉说离别情
1. 悠悠寸心,怎诉离别伤?
相聚总有时,离别总难免。当挥手告别时,你是否也曾感到万般不舍,却只能把情思寄托于这诗词之中,让其诉说你内心的苦楚与离殇?
2. 离别赋,声声催人泪
自古以来,诗人词客常以离别作为创作的主题。李白的《宣城别薛 αλ》、杜甫的《望岳》、王维的《
# 时间:2024-10-20# 阅读:75
-
61阅读
一、沈从文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 沈从文的生平经历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中国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酷爱读书,1918年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学校(现湖南师范大学),后因病辍学。1923年,他赴北京,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菜园》,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 时间:2024-10-20# 阅读:61
-
71阅读
1. 海誓山盟:坚贞不渝的承诺
海誓山盟,是指男女之间坚贞不渝的承诺,形容两人感情深厚,誓死相随。海誓山盟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
# 时间:2024-10-20# 阅读:71
-
113阅读
1. 伏龙寺的由来
伏龙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伏龙镇,始建于北魏时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伏龙寺的得名与东晋名士陶渊明有关。陶渊明隐居新安县伏龙山下,常在附近游览。一日,他在伏龙山下发现一处泉水,甘甜清澈,于是取水解渴并大呼:“此乃龙泉也!”后来,人们就在泉水旁建起一座寺院,取名“伏龙寺”。
2. 伏龙寺的建筑
# 时间:2024-10-20# 阅读:113
-
107阅读
一、王湾其人
王湾,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唐玄宗开元中,开元末年任抚州南昌县尉。是中国唐代诗人。王湾是一位少年得志的诗人,早年即以诗名扬海内。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官秘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春,王湾奉命出使江南。途经九江时,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次北固山下》,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名句更是流传至今。
# 时间:2024-10-2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