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阅读
1. 序言
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骈文中的名篇。这篇序文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的秀丽风光和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
2. 历经沧桑,亭阁风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历经多次兴废。现存的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是仿照唐代建筑风格而建
# 时间:2025-01-15# 阅读:695
-
967阅读
由率性而知大道 无为而无不为的中庸之道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道”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它代表着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万物存在的根源。而“率性之谓道”则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思想,更是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
# 时间:2025-01-15# 阅读:967
-
976阅读
绪言:生命有限,及时行乐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世事无常,明日复何在?人生得意时,当及时行乐,莫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这正是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所表达的思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一、人生苦短,当及时享受
人生苦短,转瞬即逝,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与其庸庸碌碌、郁郁寡欢地度过一生,
# 时间:2025-01-15# 阅读:976
-
986阅读
一、生平
刘济(1311年-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诗人、军事家、政治家。刘济出身贫寒,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他早年参加元朝科举,屡试不中,遂弃笔从戎,投身军旅。
二、诗词成就
刘济的诗词创作,以其慷慨激昂、豪迈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时弊的
# 时间:2025-01-15# 阅读:986
-
941阅读
一、明月寄愁
1. 明月承载愁绪
月下清冷,诗人独对明月,愁绪如潮水涌上心头。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里羁旅,明月之下,诗人思念家乡,愁容满面。
2. 明月映衬愁情
明月如镜,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愁情。杜甫在《月夜》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
# 时间:2025-01-15# 阅读:941
-
1077阅读
一、誓言的出处:
1. 作者简介:辛弃疾作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以其慷慨壮烈的报国心志和精湛的词艺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2.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但他始终心忧国事,渴望有机会为国效力。
二、誓言的含义:
1. 忠君爱国:辛弃疾以轩辕来代表自己的君王和祖国,表达了他对君主和国家的忠
# 时间:2025-01-15# 阅读:1077
-
1048阅读
1. 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
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怀古伤今的诗。这首诗作于公元698年,当时张若虚正漫游江汉一带。在一个秋季的夜晚,他泛舟于洞庭湖上,抬头望见湖面月色清辉,湖中江花盛开,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江花月夜》。
2. 江花月夜的思想内容
江花月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
# 时间:2025-01-15# 阅读:1048
-
869阅读
诗词中的河水
1. 流水无情,思乡更愁
河水长流,流淌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在诗词中,河水常被用来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李白的《菩萨蛮》中写道:“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船上风来急,掀却江南客。”诗人在江中乘船,望着波涛汹涌的河水,心中充满思乡之情。
2. 水到渠成,欢情无限
河水清澈,映照着两岸
# 时间:2025-01-15# 阅读:869
-
755阅读
第一部分:江花江水之胜景
1. 盛夏江花红似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初夏的早上,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洒下万道金光。江面上一片红彤彤的,好像被火烧着了似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江花开了。一朵朵江花鲜艳夺目,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江面装点得分外美丽。
# 时间:2025-01-15# 阅读:755
-
989阅读
后出师表:千古名篇,忠肝义胆,鞠躬尽瘁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笔为刀,以诗词为盾,抒发情感,传颂真理,而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便是其中一篇千古名篇。它以其精妙的语言,丰富的思想,感人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成为了一篇不朽的经典。
# 时间:2025-01-15# 阅读: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