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小标题一:墓春堂的由来
墓春堂是清朝诗人李春芳的诗词集,李春芳自号墓春,因此他的诗词集被冠以墓春堂之名。李春芳生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卒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字子谷,号墓春,别号莲峰、华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李春芳出身名门,其父李绍裘是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的进士,官至湖广武昌知府。李春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
# 时间:2024-03-01# 阅读:43
-
47阅读
江天一色无纤尘,一览天地之美
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边,放眼望去,江水和天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无论是清晨、中午、傍晚还是深夜,都能感受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的壮丽景观。
壮丽的江天一色
# 时间:2024-03-01# 阅读:47
-
44阅读
小标题:一、水光接天的含义
1、水光接天是指水天一色、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象。
2、水光接天,往往给人一种开阔、空旷、辽远的感觉。
小标题:二、水光接天的诗句
1、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笔下都曾出现过水光接天的壯麗景象。
2、例如,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中,就有“水光接
# 时间:2024-03-01# 阅读:44
-
326阅读
一、背景介绍
李叔同(1880-1942),原名文涛,谱名淦,字叔同,号息霜、哀而不怨,法名演音,别署弘一,李叔同是近代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精通诗歌、音乐、戏剧、美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送别》是李叔同于1914年发表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他送别友人时所作,抒发了对朋友的依恋和惜别之情。
# 时间:2024-03-01# 阅读:326
-
38阅读
1. 伤心人别有怀抱
离别,自古以来便是诗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离别,正是人生中最不如意之事之一。古人又云:“相逢恨晚”,而离别,正是相逢恨晚的极致。
2. 伤心处,别亦难
历史上,有无数诗人墨客为离别而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李白《春夜别梦李白》中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 时间:2024-03-01# 阅读:38
-
40阅读
莲诗韵语,一色入秋晓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有关莲的诗句、俗语不胜枚举,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莲花的美丽、清雅、高洁的品格。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莲花的诗意世界,感受莲花的独特魅力。
# 时间:2024-03-01# 阅读:40
-
122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月,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纪事
崇祯五年十二月,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包括以下几点:
1. 崇祯皇帝颁布圣旨,要求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以解决西北地区的旱灾。
2. 清兵入关,围攻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明朝
# 时间:2024-03-01# 阅读:122
-
40阅读
一、明月松间照:许你一份无争的从容与淡雅
1. 月明松涛,清风徐徐,明月缓缓流淌于松林之中,清风将松针的清香送入鼻中,人立松下,只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之意直冲心扉,令人心旷神怡,烦恼尽去。
2. 月光洒在松针上,泛起点点银光,如同天上的繁星落入凡间,让人身心宁静,超凡脱俗。松涛声声,如天籁之音,奏响自然最原始的音符,令人浮躁的心绪渐
# 时间:2024-03-01# 阅读:40
-
48阅读
人生如诗,意境深远。诗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悟。诗如人生,人生如诗,在诗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懂人生的真谛,领悟做人的道理。
一、人生如诗,苦乐相伴。
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甚至痛苦。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苦难是人生的磨刀石,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磨练人的品质。苦难也是人生的财富,它能让一个人更加坚强,更加
# 时间:2024-03-01# 阅读:48
-
49阅读
观过知仁的智慧与境界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然而,这些经历并非全然都是负面的,它们往往也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契机。若能以一颗观过知仁的心去面对这些逆境,便能从中汲取教训,使之成为我们人生的财富。
# 时间:2024-03-0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