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第11页
  • 58阅读
    炳烛夜读,品味诗词之美
      一、夜读诗词的由来   1. 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读书人便有夜读诗词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读书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精髓。   2. 灯火的照亮   到了汉代,蔡邕在《独断》中写道:“夜者,人静,一灯荧荧,独坐读
    # 时间:2024-10-26# 阅读:58
  • 63阅读
    月色下赏花,诗情在心头:叶绍翁夜书所见赏析
       1、叶绍翁其人   叶绍翁(约1162年—1223年),号均斋,自号菊隐居士,宛陵(今安徽宣城)人。南宋诗人,与姜夔齐名,称“叶姜”。著有《四朝闻见录》。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累官至承议郎、知徽州绩溪县。绍定五年(1232年)权知常州宜兴县。绍定六年(1233年)卒,享年七十二岁。    2、叶绍翁诗风   叶绍翁诗
    # 时间:2024-10-26# 阅读:63
  • 63阅读
    伤仲永:从神童到平庸,天才的陨落
       1. 天赋异禀的神童   仲永,出生于江西永丰县,自幼便展露出惊人的天赋。五岁时,他就能吟诗作对,诗歌内容丰富多彩,甚至连大人都自叹弗如。仲永的诗歌才华在当地传为美谈,人们纷纷称他为神童。    2. 父亲的教育方式   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他看到儿子有如此高的天赋,便决定放弃农耕,专心培养儿子的诗歌才华。他每天带着仲永
    # 时间:2024-10-25# 阅读:63
  • 78阅读
    乡愁,悠悠故乡情
       开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以诗词的方式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这些诗词饱含深情,令人动容。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诗词,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一、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千里共婵娟,何事隔山冈。
    # 时间:2024-10-25# 阅读:78
  • 129阅读
    知否,次第承恩私
       1.次第承恩私之始末   次第承恩私,又称次第承恩例,是清朝后宫的一种制度,规定妃嫔按照一定的顺序侍奉皇帝,皇帝在后宫中轮流临幸妃嫔。这一制度始于顺治帝时期,由孝庄太后所定。    2.次第承恩私之原因   孝庄太后之所以制定次第承恩私制度,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为了防止后宫妃嫔争风吃醋,避免因争宠而引起的后宫纷争。第二,
    # 时间:2024-10-25# 阅读:129
  • 279阅读
    徐渭诗词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
       一、徐渭其人和其诗词创作背景   1.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是明代杰出的艺术家。他不仅精通诗词、绘画,而且在书法、戏剧、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2. 徐渭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对徐渭的影响很大,在他的诗词中经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
    # 时间:2024-10-25# 阅读:279
  • 45阅读
    若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香变
       1. 诗词中花卉的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花卉就一直是文人墨客创作诗词的热门题材,而不同的花卉往往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傲霜斗雪的精神;兰花象征着高洁淡雅、幽香四溢的气质;荷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2. 若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香变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
    # 时间:2024-10-25# 阅读:45
  • 70阅读
    未成曲调先有情:词牌的由来与演变
       词牌的产生   词牌是词体曲调的名称或代号,它与词调相同,只不过叫法不同。词牌产生于唐朝,发展于宋朝,至清代基本定形。    词牌的来源   词牌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乐府古题。一些唐以前或唐代曲调的名称,用作词牌,如“阳关曲”、“河满子”等。   2. 诗题。一些诗的题目,
    # 时间:2024-10-25# 阅读:70
  • 79阅读
    点绛唇·素香丁香:一缕清香飘满园
       丁香的别名   1. 丁香又名百结香、灵香、返魂香、留春香、花丁香。   2. 丁香花期为4至5月,花开繁茂,花色淡雅,花香清幽,是著名的观花植物。    丁香的特征   1. 丁香花朵小巧玲珑,呈筒状或钟状,花色为白色、淡粉色、紫色或深紫色,具有浓郁的芳香。    丁香的分布
    # 时间:2024-10-25# 阅读:79
  • 61阅读
    清闲无事(清闲无事小神仙四十七签下吉)
       清闲无事乐悠悠 领悟人生真谛   在喧嚣纷扰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压力所缠绕,身心俱疲。这个时候,不妨卸下重担,寻一处清幽之地,让身心得到片刻的宁静。清闲无事,方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一、清闲无事是
    # 时间:2024-10-25# 阅读:61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