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第21页
  • 64阅读
    婉约词宗,李清照词集鉴赏
       一、对李清照的简要介绍   ---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集》。其词感情真挚,语言清丽,形象生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二、李清照词集的概况   ---   李清照词集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
    # 时间:2024-10-11# 阅读:64
  • 153阅读
    笔走龙蛇,诗词飘逸
       一、笔走龙蛇的由来   笔走龙蛇的成语典故来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首诗,因此笔走龙蛇也是苏轼的别号。具体说来,成语笔走龙蛇出自苏轼《集句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其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是笔走龙蛇的来源。诗句的意思是诗人醉
    # 时间:2024-10-11# 阅读:153
  • 57阅读
    诗意金陵渡,千古风华流
      1. 金陵渡的由来   金陵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自古以来,金陵渡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金陵渡最早见于史载是在东汉末年,当时孙权在此修建了一座浮桥,以方便军队渡江。后来,随着金陵的发展,金陵渡也逐渐繁荣起来,成为长江下游的交通枢纽。   2. 金陵渡的诗词歌赋
    # 时间:2024-10-11# 阅读:57
  • 58阅读
    孟子的诗篇:智慧与仁义的启迪
       一、孟子其人其事   孟子,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道德、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孟子的著作《孟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孟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孟子诗篇中的哲学思想   1. 仁政思想:
    # 时间:2024-10-11# 阅读:58
  • 80阅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之下句探讨
      一、诗句的全称及其作者   1. 全诗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作者:苏轼   二、下句的准确写法   1. 山色空蒙雨亦奇   三、下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词义解读:空蒙,形容山色被雨雾笼罩时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 时间:2024-10-11# 阅读:80
  • 59阅读
    少年心事当拏云(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李贺.《致酒行》))
       少年心事当拏云的别样魅力   少年,意气风发,心怀远大,有着凌云壮志。正是因为如此,李贺才说“少年心事当拏云”!李贺在诗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是一种豪情壮志,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本文将对李贺的诗句进行解读,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h3> 少年心事
    # 时间:2024-10-11# 阅读:59
  • 89阅读
    少年壮志(少年壮志不言愁是哪一年的歌)
       少年壮志不言愁是什么歌曲   少年壮志不言愁是一首经典的老歌,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李双江演唱,收录在1979年发行的专辑《红星照我去战斗》中。    h3歌曲背景
    # 时间:2024-10-11# 阅读:89
  • 56阅读
    朽木死灰:从尘埃中汲取希望的养分
      一、朽木的雕琢   1. 浴火重生:朽木的涅槃之路   朽木,顾名思义,是腐烂的木头,如同失去生机的躯体,了无生趣。然而,当朽木被匠人发现,它的人生便有了转机。匠人以精湛的技艺,将朽木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意义。   2. 一刀一划:匠心的精雕细琢   匠人对待朽木,就像对待珍宝一般,每一刀都
    # 时间:2024-10-11# 阅读:56
  • 52阅读
    春节诗词中的喜庆与团圆
      春节,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阖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诗词歌赋也少不了,它们为春节增添了更多的喜庆与祥和。   1. 除夕夜的守岁   除夕夜,家家户户除旧迎新,守岁是不可缺少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爆竹声声,辞旧迎新,春风送暖,屠苏酒香,除夕夜守岁的习俗,洋溢着喜庆
    # 时间:2024-10-11# 阅读:52
  • 54阅读
    着意栽花花不发,弄巧成拙反生灾
       1. 背景简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诗词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一直备受推崇。无论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还是普通民众,都对诗词有着极大的喜爱。在诗词创作中,人们往往注重技巧和形式的美感,但往往忽略了诗词的本质和意义。正如一句古话所说:“着意栽花花不发,弄巧成拙反生灾。”    2. 追求技巧,忽略内容   在诗
    # 时间:2024-10-11# 阅读:54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