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诗词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出自谁的手笔?
少年时期的时光总是被诗人们描绘得无忧无虑,但事实上,少年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只不过他们并不善于表达罢了。宋代词人辛弃疾,就曾用一句诗来诠释少年愁,即“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至今,这句诗仍被人们广为传颂,道出了少年人的心声。
# 时间:2024-03-01# 阅读:82
-
52阅读
一、山涧清浅,自成一景
1. 自然之美,尽在此间
山涧清浅,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在山间蜿蜒流淌,时而如镜面般平静无波,时而如跳跃的音符,叮咚作响。水流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儿嬉戏,水草摇曳,倒映在水中的青山绿树,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2. 山涧的歌声,沁人心脾
山涧中的流水,宛如一首天然
# 时间:2024-03-01# 阅读:52
-
49阅读
一、子衿拼音版
```
zǐ jīn yī yǐ qù,
bù zhì yè huí qí。
lù shàng réng yǒu huá,
kě yǎn wú huā kāi。
cǐ xīng hǎo biàn gǎn,
yú
# 时间:2024-03-01# 阅读:49
-
53阅读
一、引言:诗中蕴含的绝色美人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以其优美典雅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位绝色美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两句,更是被誉为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流传至今。
二、诗句意境:云花相映,美人绰约多姿
1. 云想衣裳:诗人将美人的衣裳比作云彩,
# 时间:2024-03-01# 阅读:53
-
42阅读
诗词中的明月
1. 明月寄相思
明月,在诗词中经常被用来寄托相思之情。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和亲人。
2. 明月伴孤寂
明月,有时也会被用来表现孤独寂寞之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时间:2024-03-01# 阅读:42
-
42阅读
海子,诗坛的浪漫流星,用诗歌照亮了星空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坛,有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他就是海子。海子,原名査海生,1964年3月28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查湾村,1989年3月26日不幸去世,年仅25岁。
# 时间:2024-03-01# 阅读:42
-
42阅读
1. 利欲熏心
世间人多见好利者,未见好仁者。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他们喜欢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虚与委蛇。他们喜欢逢迎势利,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为获得利益,他们可以出卖良心,背信弃义。
2. 尔虞我诈
这些人中,有的为了赚钱,不惜欺骗顾客,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有的为了升官发财,不惜陷害别
# 时间:2024-03-01# 阅读:42
-
39阅读
一、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景
1. 写作时间:1925年冬,此时朱自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2. 写作原因:在清华大学母校讲授比较文学课程时,讲到“名作欣赏”一节,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主题
1. 表达父子深厚的情感
文章中,朱自清通过对父亲背
# 时间:2024-03-01# 阅读:39
-
64阅读
夏景诗句寄托美好情思
诗人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夏季的景色,展现了夏天的风情,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美好与魅力。
绿荫深处寻清凉
夏季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为人们带来了清凉和舒适。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溪亭游
# 时间:2024-03-01# 阅读:64
-
49阅读
主题:诗词中的字千金难换
1. 诗词中的字为何如此珍贵?
诗词中的字,是诗人经过精心挑选和推敲,具有特殊的含义和韵味,每一个字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境界。
2. 字在诗词中的作用
字在诗词中具有多重作用,包括:
(1)修辞作用:字的修辞作用
# 时间:2024-03-0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