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稻菽千重浪,金色稻田画卷
1. 稻菽千重浪,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展现了丰收的喜悦,是大地母亲馈赠的礼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夕阳的余晖洒在金黄的稻浪上,描绘出一幅绝美的金色画卷。
2. 稻田里,稻穗沉甸甸的,仿佛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羞红了脸。一阵微风吹过,稻浪翻滚,犹如千重浪,层层叠叠,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 时间:2024-04-20# 阅读:85
-
52阅读
从“相见欢”到“相见争如不见”
1. “相见欢”:相见时的甜蜜与美好
在诗词中,“相见欢”一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恋人或亲人相见的喜悦和幸福。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长相思》中写道:“相见欢,如梦令人醉,不知不觉已千年。”这句诗描绘了恋人相见的欢愉,令人沉醉其中,恍如隔世。
2. “相见争如不见”:相见时的痛苦与失望
# 时间:2024-04-20# 阅读:52
-
51阅读
故乡情怀
1. 故乡,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和历史的词语,它不仅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承载着我们对亲人和朋友的情感。每当我们身处异乡时,最思念的往往就是故乡。
山水之乐
2. 故乡的山山水水,秀丽壮观。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无论是登高望远,还是泛舟湖上,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 时间:2024-04-19# 阅读:51
-
171阅读
1. 唯梦闲人不梦君:一个诗词界的传奇
唯梦闲人不梦君,本名李天翔,字少青,号云松,又号唯梦闲人,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诗词家、书法家、篆刻家。他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五十八岁。
2. 唯梦闲人诗词创作特点
唯梦闲人的诗词创作以绝尘诗为其代表。绝尘诗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 时间:2024-04-19# 阅读:171
-
67阅读
诗词网为您解读:诗句“燕草如碧丝”三首含义
“燕草如碧丝”出自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夜洛城听到笛声,思念故乡的情感。其中“燕草如碧丝”一句,描绘了春夜燕城草木青翠繁茂的景象,让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
# 时间:2024-04-19# 阅读:67
-
52阅读
诗词网为您带来讲述绝代佳人李清照《纸船明烛照天烧》的故事,李清照的思与愁,映照着那一座朝代令人魂牵梦绕的繁华都市——汴京。
一、纸船明烛照天烧:李清照的诗韵愁怀
【1】宋朝时,在汴京城里,有一位绝代佳人,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朝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李清照生于官宦之家,饱读诗书,才华横
# 时间:2024-04-19# 阅读:52
-
56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词魅力
伟大的诗词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这样一首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杜甫流落四川,生活贫困,住在一间破茅屋里。秋风一起,茅屋破烂不堪,杜甫一家老小无处容身。面对如此困境,杜甫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
# 时间:2024-04-19# 阅读:56
-
56阅读
一、元旦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元旦诗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诗歌来庆祝新年,抒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到了汉代,元旦诗词逐渐发展成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元旦诗篇,如司马相如的《新年》、《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元正》、《蔡邕的《元会赋》,等等。唐代是元旦诗词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元
# 时间:2024-04-19# 阅读:56
-
98阅读
一、词牌起源
1、西江月是宋代词牌名。因柳永《烟花三月》词有“西江月”句而得名。
2、双调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
3、最早见于唐朝,据说是张志和的作品。
二、西江月·井冈山
(宋)毛泽东
1、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时间:2024-04-19# 阅读:98
-
47阅读
一、竹的傲气
1. 竹,一种坚韧不拔的植物。
2. 竹,一种顶风斗雨的植物。
3. 竹,一种岁寒三友之首的植物。
二、竹的生长环境
1. 竹,生长于山林之中。
2. 竹,生长于溪流之畔。
3. 竹,生长于田野之野。
# 时间:2024-04-19#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