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一、东风破的背景
1.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各个领域均有较高成就。
2. 创作背景:东风破创作于元丰二年(1079),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情抑郁,郁郁不得志。
二、东风破的主题
1. 爱情
# 时间:2024-03-24# 阅读:74
-
48阅读
一、惊破霓裳羽衣曲简介
1. 惊破霓裳羽衣曲是一首乐府诗,属于清商曲辞。
2. 这首诗描写了宫中歌舞艺人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
3. 该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背景
1. 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盛世。
# 时间:2024-03-24# 阅读:48
-
50阅读
一、湘江之美
1、湘江的源头在广西兴安县,全长856公里,流经广西、湖南两省,注入洞庭湖。
2、湘江的河谷开阔,两岸山峦叠翠,风光秀丽。
3、湘江水质清澈,是湖南省境内重要的水源。
二、湘江的诗意
1、湘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诞生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 时间:2024-03-24# 阅读:50
-
46阅读
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曾经说过:“三军可以夺取帅印,但是不能夺取一个人的意志。”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即使是强大的军队也能夺取一个将领的帅印,但是却无法夺取他内心的意志。
2. 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是指普通老百姓,意思是说,即使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也不可能夺取他的志向。
# 时间:2024-03-23# 阅读:46
-
45阅读
才高八斗:揭秘中国古代才子风采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那么,才高八斗的典故是什么?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 时间:2024-03-23# 阅读:45
-
51阅读
(1)引言:心事犹如沉重包袱
心事,就像是一块沉重的包袱,压在心上,让人喘不过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有的人善于倾诉,可以将心中的苦闷与烦恼诉说给亲朋好友,或在日记本上倾诉。有的人则喜欢将心事埋藏在心底,独自承受。
(2)倾诉心事的好处:减轻压力,获得支持
倾诉心事可以带来诸多好处。首先
# 时间:2024-03-23# 阅读:51
-
68阅读
1.秋风无情,茅屋破败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诗中描述了秋风无情,摧毁了茅屋,也摧毁了杜甫一家的生活。
2.诗人境况凄惨,生活艰难
诗歌一开始,诗人就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说,八月的秋风非常猛烈,刮得屋顶上的茅草都被卷走了。
接着,诗人又
# 时间:2024-03-23# 阅读:68
-
157阅读
1. 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出处
“水光潋滟晴方好”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烟波浩渺的西湖上乘船游览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西湖在风雨过后的晴日光辉中呈现出的潋滟波光,以及湖光与青山、绿树、白云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
2. 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含义
“水光潋滟晴方好”
# 时间:2024-03-23# 阅读:157
-
49阅读
1. 秋雨洗净天地
- 秋雨绵绵,洗净了天地间的尘埃,也洗净了人们的心灵。站在空山之中,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世界。
2. 新雨后的山林
- 新雨后的山林,空气格外的清新,树叶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走在山林中,脚踩在松软的地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令人心旷神怡。
# 时间:2024-03-23# 阅读:49
-
94阅读
一、冰雪为媒,描绘素雅品格
1. 唐·王维《终南别业》: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雪后诗句千金少,未应磨墨妙如山。
赏析:最后一联“雪后诗句千金少,未应磨墨妙如山”,表现了诗人赞赏雪景的清高和不愿多做咏雪诗
# 时间:2024-03-23#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