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故事梗概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阅读:79 评论:0

湖边的童年:程小舟从小在月牙湖边长大,对采莲有着深厚感情,尤其怀念与父亲一起撑船采莲的美好时光,那是他们父子间最珍贵的记忆。

故事梗概

艰难生计:父亲去世后,程小舟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微薄的裁缝收入难以维持生活,更无法支付母亲的医药费,生活陷入困境。

诱惑与抉择:当昔日好友马强提出偷采珍稀白莲的计划时,程小舟面临艰难选择——是坚守道德底线,还是铤而走险解决家庭困境。

内心的挣扎:程小舟在道德与生存之间痛苦挣扎,回忆父亲关于"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教诲,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

命运的转折:程小舟决定冒险一试,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也将考验他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本次写作重点围绕程小舟面临的生活困境和道德抉择展开,描写他从拒绝到最终接受偷采计划的内心转变过程,以及他与母亲、与湖、与父亲记忆之间的情感联系。

月下偷莲人

一、湖边的少年

程小舟蹲在月牙湖边,手指轻轻拨弄着平静的湖面,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将他的倒影拉得很长很长,远处,几朵晚开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粉白的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

"小舟,回家吃饭了!"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程小舟没有立即回应,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湖面上,这片湖水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小时候父亲教他撑船,教他辨认各种莲藕,教他如何在淤泥中寻找最肥美的藕节,那时候,父亲总是说:"小舟啊,采莲要懂得节制,取之有度,才能年年有莲可采。"

"小舟!"母亲的声音更近了。

"来了,妈。"程小舟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他今年十九岁,却已经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父亲去年因病去世后,家里就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回家的路上,程小舟习惯性地绕到湖边的小码头,那里停着父亲留下的那条旧木船,船身已经有些腐朽,但依然能浮在水面上,他伸手抚摸着粗糙的船帮,仿佛能感受到父亲手掌的温度。

"爸,我今天又去看莲花了。"程小舟低声说,声音轻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白莲快开了,我记得您说过,那是湖里最珍贵的品种。"

晚风拂过湖面,带起一圈圈涟漪,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二、生活的重担

晚饭很简单——一碗青菜,一小碟咸菜,还有两个玉米面馍馍,程小舟看着母亲把大部分的菜都拨到自己碗里,心里一阵酸楚。

"妈,您多吃点。"他把菜又拨回去一些。

"我不饿,你年轻,多吃点才有力气干活。"母亲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程小舟知道母亲在说谎,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母亲是个裁缝,靠给村里人缝补衣服赚点微薄收入,而他自己则在镇上的砖厂做临时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工资却少得可怜。

"妈,明天发工资,我去给您买点肉。"程小舟咬了一口干硬的馍馍,努力咽下去。

"别乱花钱,存着吧。"母亲摇摇头,"你爸留下的药钱还没还清呢。"

提到药钱,程小舟的筷子顿了一下,父亲生病那段时间,家里借了不少钱,虽然最终没能留住父亲,但欠下的债却实实在在地压在他们母子肩上。

饭后,程小舟主动收拾碗筷,他听到母亲在里屋咳嗽的声音,心里又是一紧,母亲的哮喘病越来越严重了,但买药的钱却总是不够。

"小舟,你过来一下。"母亲在里屋叫他。

程小舟擦干手走进去,看见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张皱巴巴的钞票。

"这是我这几个月攒的,你先拿去还一部分债。"母亲把布包递给他,"剩下的,我们慢慢来。"

程小舟没有接,"妈,您留着买药吧,债的事我来想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母亲叹了口气,"砖厂那点工资,连你自己都养不活。"

程小舟沉默了,他知道母亲说的是事实,自从去年高中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但这个偏远的小镇上,机会实在太少了。

"我听说..."母亲犹豫了一下,"湖对岸的马强最近发了财,他在县城买了房子。"

程小舟皱起眉头,马强是他小时候的玩伴,但后来走上了歪路,成了村里有名的混混。

"妈,马强做的不是什么正经生意。"程小舟说,"他偷采湖里的珍稀白莲,卖给城里的药材商,那是违法的。"

"我知道,我知道..."母亲连忙说,"我只是...只是觉得如果你能找到别的门路..."

程小舟握住母亲的手,"我会想办法的,但不会像马强那样。"

夜深了,程小舟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月光洒在湖面上,银光粼粼,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夜游月牙湖的情景,那时候的湖水似乎比现在更清澈,莲花也比现在更多。

三、诱惑与抉择

第二天中午,程小舟在砖厂休息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厂门口——是马强,他穿着时髦的衬衫和牛仔裤,手腕上戴着明晃晃的金表,与这个灰扑扑的砖厂格格不入。

"小舟!"马强热情地招手。

程小舟迟疑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老朋友啊。"马强递给他一支烟,程小舟摇头拒绝了。"听说你最近过得不太好啊。"

程小舟警惕地看着他,"你听谁说的?"

"这还用听说吗?"马强笑了笑,"整个村子都知道程家现在的情况,你爸走了,你妈身体不好,你还在这破砖厂卖苦力..."

"你到底想说什么?"程小舟打断他。

马强凑近一些,压低声音:"我想帮你,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去采莲的那个湖湾吗?那里有几株野生的白莲,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

程小舟的心跳加快了,白莲是月牙湖最珍贵的品种,药用价值极高,市场上能卖到很高的价格,但正因为珍贵,政府早就明令禁止私自采摘。

"那是违法的。"程小舟说。

"违法?"马强嗤笑一声,"那些当官的自己还不是偷偷采了卖钱?小舟,一株白莲能卖上千块,我们一晚上采个五六株,就顶你在砖厂干半年。"

程小舟沉默了,他想起母亲枕头底下那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想起她越来越严重的咳嗽,想起家里越积越多的债务...

"我考虑考虑。"最终他这样说。

马强拍拍他的肩膀,"明晚月圆,是采莲最好的时候,我在老码头等你,天黑后。"说完,他转身离开,留下程小舟站在原地,心乱如麻。

四、内心的挣扎

下班回家的路上,程小舟的脚步异常沉重,他绕道来到湖边,坐在父亲常坐的那块大石头上,望着平静的湖面发呆。

白莲...他当然知道它们的价值,小时候父亲曾带他远远地看过一次,那些洁白如玉的花朵在月光下仿佛会发光一般,美得令人窒息,父亲说,白莲是月牙湖的精灵,几十年才能自然生长出一株,能清热解毒,是治疗哮喘的良药。

"如果能给妈采一株..."程小舟喃喃自语,随即又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父亲生前最痛恨的就是偷采莲藕的人,他说那些人只顾眼前利益,破坏了湖的生态平衡。

"小舟。"

程小舟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村里的老渔夫刘伯站在身后。

"刘伯,您吓我一跳。"

刘伯在他身边坐下,掏出烟袋点上,"看你心事重重的,遇到难处了?"

程小舟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想我爸了。"

刘伯吐出一口烟,目光望向湖面,"你爸是个好人,最懂得珍惜这片湖,记得他常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做人也要像莲一样,再难也要守住本心。"

程小舟心头一震,这句话父亲确实常挂在嘴边,但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

"刘伯,..如果有人为了救家人,不得不做错事,您觉得...他能被原谅吗?"程小舟小心翼翼地问。

刘伯转过头,锐利的目光直视着他,"小舟,你爸如果还在,他会告诉你:宁可饿死,也不能丢了良心,这片湖养活了咱们几代人,我们不能做对不起它的事。"

程小舟低下头,感到一阵羞愧。

五、命运的转折

晚饭时,母亲的咳嗽比往常更厉害了,程小舟看着她痛苦的样子,心如刀绞。

"妈,明天我去镇上给您买药。"他说。

母亲摇摇头,"不用了,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

夜里,程小舟辗转反侧,他想起马强说的话,想起刘伯的告诫,想起父亲生前的教诲,但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母亲压抑的咳嗽声。

天快亮时,程小舟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傍晚,他早早离开了砖厂,来到湖边,夕阳西下,湖面镀上一层金色,他走到父亲的小船前,轻轻抚摸着船桨。

"爸,对不起。"他低声说,"但我必须这么做。"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倾泻在湖面上,程小舟穿上父亲留下的防水裤,拿起船桨,向与马强约定的老码头划去。

小船划过平静的湖面,留下一道银色的痕迹,程小舟的心跳得厉害,手心全是汗,他知道,一旦跨出这一步,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远处的老码头上,一个黑影正在等候,月光下,马强的金表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程小舟深吸一口气,加快了划桨的速度,小船像一支离弦的箭,划破月下的湖面,向着未知的命运驶去。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围绕以下关键线索展开

白莲的药效:程小舟母亲日益严重的哮喘病,为后续程小舟冒险偷采白莲救母埋下伏笔。

湖的生态:刘伯关于"莲出淤泥而不染"和湖的生态平衡的谈话,暗示后续故事中将出现因过度采摘导致的生态危机。

父亲的教诲:程小舟对父亲教诲的记忆,将在后续他面临道德抉择时成为关键影响因素,也是他最终悔悟的重要契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015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