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不仅有本名,还常以字号、别号或晚号自称,这些称呼往往蕴含着他们的思想、性格或人生经历。"知退"便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的自号,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折射出白居易晚年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态度,本文将从白居易的生平、文学成就、"知退"的由来及其所体现的智慧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白居易的生平与文学成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又号"知退",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早年便以诗文闻名,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历任校书郎、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封冯翊县侯。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流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如《卖炭翁》《新乐府》等,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如《琵琶行》《长恨歌》等,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知退"的由来及其含义
"知退"是白居易晚年的自号,这个称呼并非随意取之,而是蕴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quot;知退"的由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白居易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元和十年(815年),他因上书言事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事件对他打击很大,此后,他虽然复出为官,但逐渐对政治失去热情,转而追求闲适的生活,晚年时,他多次请求致仕(退休),最终在会昌二年(842年)以太子少傅身份退休,隐居洛阳香山,自号"知退"。
"知退"二字,正是他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总结——懂得适时退隐,不贪恋权位,他在诗中写道:"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勿叹蹉跎日,无如知退良。"(《知足吟》)可见,他认为"知退"是一种智慧,能够避免因贪求名利而招致祸患。
白居易晚年深受道家与佛家思想影响,尤其是庄子的"逍遥游"和佛教的"放下执着"观念,他在《读庄子》一诗中写道:"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使他更倾向于选择"知退"的生活方式。
白居易晚年常以"知足"自勉,他在《知足吟》中写道:"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近来诗思少,只缘老病心情懒。"他认为,人生应当适可而止,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利禄。"知退"正是"知足"的延伸,意味着在适当的时候主动退出纷争,享受平静的生活。
三、"知退"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知退"不仅是白居易的个人选择,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其智慧:
在官场中,白居易深谙"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他年轻时积极进取,敢于直言进谏,但经历贬谪后,他学会了韬光养晦,晚年时,他主动选择退隐,避免了政治漩涡中的风险,这种"知进退"的智慧,使他在动荡的官场中得以善终。
白居易的"知退"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主动的精神超脱,他在《醉吟先生传》中自称:"醉吟先生者,忘形者也,忘形者,志在无何有之乡。"这种"忘形"的境界,正是放下名利束缚后的心灵自由。
退休后,白居易在洛阳香山过着悠闲的生活,与友人饮酒赋诗,赏花游山,他在《池上篇》中写道:"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这种生活状态,正是"知退"后的理想境界——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四、白居易"知退"对现代人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为了事业、财富疲于奔命,甚至透支健康,白居易的"知退"哲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适时放慢脚步:人生并非只有前进一条路,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清更广阔的天地。
2、平衡工作与生活:像白居易一样,在奋斗的同时,也要学会享受生活的美好。
3、培养超然的心态:面对得失,保持豁达,不因外物而迷失自我。
"知退"不仅是白居易晚年的自号,更是他一生智慧的凝练,从积极入世到淡泊退隐,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进退有度"的人生哲学,在今天,我们或许无法像他那样彻底归隐,但可以学习他的心态——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知退",给自己一份宁静与从容,正如他在《偶作》中所言:"名利既两忘,形体方自遂。"这或许正是"知退"的最高境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111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1im
2025-05-04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2025-05-01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4-30im
2025-05-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