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傲立在秋天根基上的一朵花。它与其他春夏季花朵的色彩浓重不同,光线透过仅余的秋光,落在它躯体上,真正晕染出秋日的寂寥感与无主。
源自中国,菊花因它花骨琳琅,傲削寒霜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最受喜爱的画意之一。不同于梅花和兰花的自洁和清华,菊花被称为秋季的清芳佳品,代表着坚韧和贞烈,常被用来讴歌忠诚、恒久等美德。
如唐代诗人马戴所说:
意为,菊花一度在重量和色彩上均能超过梅花兰花,后两者甚至有些嫉妒。而菊花难能可贵的是,它能在清亮的空气中存活,从远处看过去,它在青天白云中显露纤瘦而突兀的身姿,为琼枝玉壁添上了无限清新:
秋岸佳人蕙苔色,一回深院一行叶。
若非羣玉前头镜,何事晨妆夜未成。
菊花结构分明,高雅端庄,它所拥有的美,源于它细腻的刻画和多变的花形、花色。有的菊花将主题放在花蕊上,象似灯笼或者明珠;有的则遮掩自己,露出层层叠叠的花萼,显得晦涩而含蓄;而有的则以古雅或跌宕雄奇的方式绽放,很像一首年代久远而值得品评玩味的绝唱。
苏轼说到的菊花的风姿更是一绝,他在《藤蔓铜铃山坦牕读书其二》中写道:
在这首诗中,苏轼提到的白菊像似隐没在天地之间的幽灵,透过深富贵韵味的语言和多重隐喻,将自己想象成了一个悲苦的寥廓之人,与菊花默默相互呼应,从而切合古人对菊花清高、贞操、孤独等方面的审美追求,同时寄托出主人公在闲暇之余的阅读和思考,耐人寻味。
除了形象和审美,菊花作为一种有机体是生命的实质。从传统医学上,菊花被认为有理气化湿的功能,能舒张血管、消炎、安神、解毒、降压等。因此,在传统视角下,菊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存在,也是具有神奇力量的“药草”。以唐人文化为例,唐代文学家韩愈曾道出此类传统观点:
当时,柳宗元等士人也曾经与徐铉、令狐楚、孟郊等齐聚一堂,赏菊言诗,替菊花拟定诸多雅号,从而豢养出了那些矜持、有灵性的美食菊。
不仅被神化成文化,菊花作为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在历史长河中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在宋代时期咏菊高峰之作,可追溯到公元1064年南宋词人苏轼作词《浣溪沙·菊花》:
如此描述菊花因为姿色静美、深不可测等原因而常伴门外的幽客品读诗书,并能解决他们愁闷顾虑,表现出它在艺术层面的独特表现力 和对文化情感与思考的寄托。
当前,大规模文化需求需要人具有多元思想和旁观者的视角。而菊花作为一种有机的存在、一种文化符号以及一种高尚的意识表达和审美载体,已成为追求静谧,对世界问态的心人们情趣之物:
红酥手,黄滕酒,都付与僧无处寻——无心知其流年,但见菊花笑春风。
这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诗句,在这里,菊花已不再是一种人类社群内部的情感和表述,更凸显出一种碍于人世喧嚣的酣畅和趣味,以及对那些潜藏在人们生活和质朴情感里的元素和真义的追求。
在普通人心目中,菊花象征着孤高、深情与内敛,成为一种能够引领我们走进秋天清寂美丽的寓意梦境。当我们细品它婉转动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16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