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成都古诗有哪些,探寻千年锦官城的诗意记忆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1日 阅读:61 评论:0

成都,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从李白、杜甫到陆游、苏轼,无数诗人在这里留下传世佳作,描绘了成都的繁华、闲适与诗意。成都古诗有哪些?这些诗作如何展现成都的历史风貌与人文情怀?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领略成都古诗的魅力,感受这座“天府之国”的文化底蕴。

成都古诗有哪些,探寻千年锦官城的诗意记忆

一、成都古诗的历史背景

成都,古称“锦官城”“蓉城”,自秦汉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时,成都与扬州并称“扬一益二”,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宋代以后,成都更是成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1. 唐代:成都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成都诗歌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都在此留下诗作,尤其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创作了240余首诗,使成都成为唐诗的重要题材之一。

2. 宋代:文人雅士的成都情结

宋代诗人如陆游、苏轼、范成大等也对成都情有独钟,陆游在成都任职期间写下大量诗篇,苏轼虽未长期居住成都,但其诗词中常提到蜀地风物。

3. 明清及近代:成都诗歌的延续

明清时期,杨慎、张问陶等诗人继续以成都为题创作,近代如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名人也曾在作品中描绘成都。

二、经典成都古诗赏析

**1. 杜甫与成都

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四年(759-763年),写下许多描绘成都风光的诗作,如:

**《春夜喜雨》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春雨的细腻与生机,末句“花重锦官城”更是成为成都的代名词。

**《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写于杜甫拜谒武侯祠时,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 李白笔下的成都

李白虽未长期居住成都,但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到蜀地风光,如: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四)

>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这首诗赞美成都的繁华与美丽,将其比作“九天开出的仙境”。

**3. 陆游的成都记忆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成都任职,写下许多描绘成都生活的诗,如:

**《成都书事》

>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 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

> 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

>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这首诗展现了成都的自然风光与市井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眷恋之情。

**4. 苏轼与成都

苏轼虽出生于眉山,但其诗词中常提到成都,如:

**《送张嘉州》

>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诗中提到的“汉嘉”即今乐山一带,与成都文化紧密相连。

三、成都古诗中的城市意象

成都古诗不仅描绘自然风光,还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息。

**1. 锦江与浣花溪

许多古诗提到锦江(濯锦江)和浣花溪,如杜甫的“浣花溪水水西头”和陆游的“濯锦江边天下稀”,这些河流成为成都诗意的象征。

**2. 市井生活与茶馆文化

成都自古以悠闲生活著称,古诗中常有描绘市井风情的句子,如张籍的“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3. 历史遗迹与名人故事

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等历史遗迹在古诗中频繁出现,成为成都文化的重要符号。

四、成都古诗的现代意义

成都古诗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我们仍能在杜甫草堂、武侯祠、锦里等地感受到古诗中的意境,许多现代诗人如流沙河、翟永明等也延续了成都诗歌的传统,使这座城市的诗意历久弥新。

成都古诗有哪些?从杜甫的“花重锦官城”到陆游的“濯锦江边天下稀”,这些诗作不仅记录了成都的千年风华,更让这座城市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当我们漫步成都街头,仍能感受到古诗中的那份悠然与诗意,成都,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首流淌千年的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206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