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内容贴近生活,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在白居易的诗作中,友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深厚情谊,通过诗歌得以流传千古,本文将通过分析白居易关于友情的诗句,探讨他如何以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怀与不舍。 一、白居易与元稹:生死之交的诗文唱和 白居易与元稹(字微之)的友情堪称唐代文坛的典范,二人并称“元白”,一生互相扶持,诗歌往来频繁,他们的友情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诗歌唱和中,更在患难时彼此慰藉。 1. 《与元九书》中的深情厚谊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元稹的深切思念,三年未见,两年未通书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挚友的牵挂。 元稹去世后,白居易悲痛不已,写下《梦微之》: >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诗中“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一句,道尽生死相隔的无奈与哀伤,展现了白居易对元稹的深情悼念。 3. 《酬乐天频梦微之》的回应 元稹也曾回应白居易的思念: >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这首诗表达了元稹对白居易的感激与无奈,病中无法梦见挚友,更显二人情谊之深。 二、白居易与刘禹锡:晚年的知心之交 刘禹锡(字梦得)是白居易晚年的挚友,二人晚年同居洛阳,诗歌唱和频繁,被称为“刘白”。 1.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写道: >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这首诗既赞美刘禹锡的诗才,又感叹命运的不公,体现了二人惺惺相惜的情谊。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豁达 刘禹锡回应白居易的诗句: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诗展现了刘禹锡的乐观精神,也反映了二人互相激励的友情。 3.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的晚年慰藉 白居易晚年与刘禹锡饮酒作乐,写下: >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但也因有挚友相伴而感到欣慰。 三、白居易与其他友人的情谊 除了元稹和刘禹锡,白居易还与许多友人保持深厚情谊,如李绅、张籍等。 白居易在《赠李绅》中写道: >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从茂陵还。 > 见说巴风俗,今朝始到君家看。” 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心。 在《寄张籍》中,白居易写道: > **“新诗久不写,旧事无人论。 > 唯有张夫子,时时问子孙。” 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之情。 四、白居易友情诗的艺术特色 1、语言平易近人:白居易的诗句通俗易懂,却饱含深情。 2、情感真挚动人:无论是思念、哀悼还是慰藉,都发自肺腑。 3、善于以景抒情:如“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以对比手法表达哀思。 白居易的友情诗不仅记录了他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真挚情谊,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他的诗句跨越千年,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力量,无论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还是“夜来携手梦同游”的思念,白居易的友情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全文共计约1700字)**2. 《梦微之》中的生死之思
**1. 《赠李绅》中的关怀
**2. 《寄张籍》中的思念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206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