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梅子金黄杏子肥出自哪首诗?——探寻田园诗中的夏日风情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阅读:40 评论:0

一、引言:名句的出处与意境

梅子金黄杏子肥出自哪首诗?——探寻田园诗中的夏日风情

“梅子金黄杏子肥”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田园图景,金黄饱满的梅子和肥硕鲜嫩的杏子,让人仿佛置身于丰收的喜悦之中,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其田园组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江南农村的夏日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本文将围绕这句诗展开,探讨其出处、作者背景、诗歌赏析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带领读者深入感受古典诗词中的田园之美。

二、诗句的出处:《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全诗如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是范成大晚年退隐苏州石湖时所作,共包含60首田园诗,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类,每季12首,全面展现了江南农村的四季风貌。“梅子金黄杏子肥”一首描绘的是初夏时节的田园景象。

三、诗人范成大: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尤其擅长田园诗的创作。

范成大的田园诗不同于陶渊明的隐逸风格,也不同于王维的空灵禅意,而是以写实的手法,细致描绘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农民的艰辛,他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巅峰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诗歌赏析: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

“梅子金黄杏子肥”短短七个字,却勾勒出初夏时节果实累累的景象,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的意境:

1、“梅子金黄杏子肥”

- 梅子成熟时呈现金黄色,杏子则饱满肥美,诗人用“金黄”和“肥”两个形容词,使画面充满生机。

- 这句不仅写景,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让人联想到农家采摘果实的场景。

2、“麦花雪白菜花稀”

- 麦花细小洁白如雪,而油菜花已近凋谢,显得稀疏。

- 这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雪白 vs. 金黄),展现了初夏田野的层次感。

3、“日长篱落无人过”

- 夏日白昼变长,农人们忙于田间劳作,村舍篱笆旁少有人经过。

- 这句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与后文的“蜻蜓蛱蝶飞”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

4、“惟有蜻蜓蛱蝶飞”

- 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篱笆间翩翩飞舞,更衬托出乡村的宁静与悠然。

- 诗人以细微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灵动之美。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夏日田园之中。

五、诗歌的艺术特色

1、白描手法

范成大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勾勒画面,如“梅子金黄”“麦花雪白”,不加雕饰,却生动传神。

2、动静结合

前两句写静态的果实和作物,后两句写动态的昆虫,使整首诗富有节奏感。

3、生活气息浓郁

不同于传统田园诗的理想化,范成大的诗更贴近真实农村生活,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劳作的艰辛。

六、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对后世影响深远:

影响了明清田园诗:如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多次提及范成大的田园诗风。

成为后世画家创作的灵感:许多国画作品以“梅子金黄杏子肥”为题材,描绘江南夏景。

现代文学中的引用:这句诗常被用于描写夏日风光,甚至出现在散文、小说中。

七、古典诗词中的永恒之美

“梅子金黄杏子肥”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幅画、一首歌,它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前江南夏日的生机与宁静,范成大用他的笔,记录下了最真实的田园生活,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从中体会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样的诗句,或许能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诗意。

(全文约1600字)

希望这篇文章能满足您的要求!如果需要调整或补充,请随时告知。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285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