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间多少闲风度:菩萨蛮中的诗意栖居
引言:闲风度的诗意追寻
"人间多少闲风度,菩萨蛮。"这句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寥寥数语,却道尽了人间百态与超然心境。"闲风度"三字,既是词人对世间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境界的深刻体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寻得那份"闲风度"?菩萨蛮这一词牌,又如何在千年的流转中,承载着文人的诗意栖居?
一、菩萨蛮:词牌中的历史回响
"菩萨蛮"原为唐代教坊曲名,相传因女蛮国(今缅甸一带)进贡时,舞者头戴金冠,身披璎珞,状如菩萨,故得此名,晚唐温庭筠以其填词,使之成为词牌经典,此调音节婉转,适宜表达细腻情感,历代词人如韦庄、辛弃疾、纳兰性德等皆有佳作。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中既有家国忧思,又有超脱之志,而"人间多少闲风度"一句,则点出了词人在纷乱世事中仍能保持的从容心境。
二、闲风度:中国文人的生活美学
"闲风度"并非单纯的闲散,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文人在世俗与超脱之间找到的平衡,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皆是对"闲风度"的诠释,它既包含对自然的亲近,也蕴含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在现代社会,我们被工作、社交、信息洪流裹挟,很难真正"闲"下来,但"闲风度"提醒我们,生活不应只是忙碌与焦虑,而应学会在喧嚣中寻得一方净土,或许是一杯清茶,一本闲书,或是一次无目的的漫步,都能让我们重新感受生命的韵律。
三、菩萨蛮中的超然与深情
菩萨蛮这一词牌,既有婉约之致,又可抒豪放之情,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写尽闺阁柔情,而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充满壮志豪情,无论是细腻的相思,还是深沉的家国情怀,菩萨蛮都能承载。
"人间多少闲风度"之所以动人,正因它超越了具体情境,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悟,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人都可以保持内心的从容与诗意,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四、现代生活中的诗意栖居
我们或许不再写词,但"闲风度"的精神依然可以融入生活,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这片森林,便是我们内心的诗意栖居地。
如何找回"闲风度"?可以尝试:
1、慢下来:减少无意义的忙碌,给自己留出思考与感受的时间。
2、亲近自然: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皆是诗意的源泉。
3、阅读与创作:无论是读一首古词,还是写一段随笔,都能让心灵沉淀。
4、保持觉知:在浮躁的世界里,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与需求。
人间多少闲风度,且向词中寻
"人间多少闲风度,菩萨蛮。"千年前的词人已为我们留下答案——真正的闲适,不在外物,而在内心,菩萨蛮的词调穿越时空,提醒我们:生活可以很忙,但心灵可以很闲,愿我们都能在纷扰的尘世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闲风度",让生命如词般隽永,如诗般自由。
(全文共计约1050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319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5-10-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