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春日游园记,小古文中的春游雅趣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阅读:52 评论:0

一、春游之谓何

春日游园记,小古文中的春游雅趣

春游者,古人谓之"踏青"、"寻春"、"游春"也,小古文中,春游之记载不胜枚举,或简或繁,皆能传其神韵。《说文》云:"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行走、游览之意,春日游览,自古为文人雅士所好,亦为百姓所乐。

小古文之"小",非谓其微,乃言其精,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意境全出,如《世说新语》中"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数语,便勾勒出一幅雪夜独酌图,春游之记,亦多类此。

古人春游,讲究时节。《月令》云:"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此时节,"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天地交感,万物复苏,正是出游佳期。《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此即上巳节踏青之俗。

二、典籍中的春游记载

翻阅典籍,春游之记比比皆是。《论语·先进》篇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句,虽非专记春游,却已见春日游览之乐,孔子与弟子此行,实为早期春游之典范。

《兰亭集序》乃春游文学之巅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寥寥数语,点明时间、地点、事由,继而描绘"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春景如在目前,文人雅集,曲水流觞,吟诗作赋,此乃士大夫春游之高雅形式。

唐诗中春游之作尤多,而小古文亦不乏佳作,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开篇即云:"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虽未明言春日,然其游览心境,与春游之闲适正相契合,其记游云:"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视野开阔,心境亦随之开朗,此乃春游之真谛。

宋人周敦颐《爱莲说》虽非专记春游,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实为春日赏花之感悟,其文短小精炼,却寓意深远,诚为小古文之典范。

三、春游之乐

春游之乐,首在观景,小古文描绘春景,往往三言两语,便得其神,如"桃红柳绿"、"莺啼燕舞"、"草长莺飞"之类,皆可为证,袁宏道《满井游记》写早春景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比喻新颖,春意盎然。

次在感物,春日万物复苏,最易引发文人感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虽记夜游,然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之句,写景抒情之妙,与春游文字异曲同工,春游小古文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在遣兴,古人春游,多有雅集,或饮酒赋诗,或弹琴对弈,或谈文论艺。《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虽为小说,却真实反映了古人春游中的文化活动,小古文中此类记载亦多,如"某某与友数人,携琴载酒,游于某处"云云。

四在养生,古人认为,春日阳气上升,出游可舒发郁气,有益健康。《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游实为"广步"之延伸,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句,既写景致,亦暗含人生哲理,身心俱畅。

四、春游之境

春游之境,因人而异,农夫春游,或为察看农事;士子春游,多为陶冶性情;女子春游,则常是赏花扑蝶。《浮生六记》中沈复记其妻芸娘女扮男装同游水仙庙一节,可见古代女子对春游之向往。

地域不同,春游之景亦异,江南春游,多水乡韵味;塞北春游,则显辽阔苍茫,袁枚《游黄山记》写"下蹑流泉,上攀危石",乃山岳春游;张岱《湖心亭看雪》虽写冬景,然其"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之句,写景手法可为春游写景借鉴。

心境不同,春游感受亦殊,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忧国忧民者之春游;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是豪放不羁者之春游;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隐逸闲适者之春游,小古文记春游,亦因作者性情而异其趣。

五、春游之仪

古人春游,虽为乐事,亦有礼仪。《礼记·曲礼》云:"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即出游时须注意仪态,春游小古文中,常见"衣冠甚伟"、"揖让而升"等描述,可见古人对春游仪态之重视。

春游饮食亦有讲究,携带食物需应景,如青团、春饼等。《东京梦华录》记汴京春游:"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小古文中常有"携觞以游"、"载酒而行"之语,酒为春游常伴。

春游装备亦需适宜,文人多携文具,以备即兴题咏;画家则带笔墨,以写生取景。《林泉高致》云:"凡画山水,须远游以观之。"春游实为画家观察自然之良机,小古文记春游,常有"携琴一张,书数卷"之类描述。

六、春游之思

春游归来,每有感悟,小古文常以简洁之语,道出深刻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游洞之事,引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哲理,由具体游览上升至人生思考,此乃春游文学之高境。

春游之思,亦含时光易逝之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为词作,然其惜春之情,与春游小古文相通,春日美好却短暂,恰似人生盛年。

春游之思,更有家国之忧,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览物之情产生政治抱负,陆游《游山西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于春游中见民俗,寄托对淳朴世风之向往。

七、结语

春游小古文,虽篇幅短小,然其写景、抒情、言志之功用俱全,今人读之,不仅可领略古人春游之乐,更能学习其观察之细致、表达之精炼、思考之深刻。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多囿于钢筋水泥之中,与自然日渐疏离,重温古人春游小古文,或可唤起我们走向自然、感受春日的冲动,不必远求,小区公园、城郊山野,皆可成为现代人"踏青"之所,重要的是如古人一般,以细腻之心观察,以真挚之情感受,以简洁之笔记录,让春游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成为心灵的滋养。

春游小古文怎么说?曰: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寓深于浅,小中见大,此乃中国传统美学之精髓,亦为现代人可资借鉴的生活智慧。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437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