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古诗中的音韵之谜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而其中一些字词的读音却常常让现代读者感到困惑。《孔雀东南飞》中的"隐隐何甸甸"一句,许多人在朗读时会产生疑问:"甸甸"究竟该怎么读?是读作"diàn diàn",还是另有他音?本文将从音韵学、训诂学和诗歌韵律的角度,探讨"隐隐何甸甸"的正确读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古诗中的表达效果。
二、"隐隐何甸甸"的出处与背景
"隐隐何甸甸"出自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叙事诗之一,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诗中描写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焦仲卿骑马相送的情景:
>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这里的"隐隐何甸甸"是形容车马行进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暗示了两人即将分离的悲伤情绪。
三、"甸甸"的正确读音
在现代汉语中,"甸"通常读作"diàn",如"缅甸"、"草甸"等,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将"甸甸"读作"diàn diàn",这种读法并不符合古诗的原意和音韵规律。
在古代,"甸"除了读"diàn"外,还有另一个读音——"tián",根据《广韵》记载:
- "甸"作"郊外田地"解时读"diàn"(如"甸服")。
- 作"车马声"解时读"tián"(如"甸甸")。
"隐隐何甸甸"中的"甸甸"应读作"tián tián",模拟车马行进时的沉重声响。
《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讲究音韵和谐。"隐隐"(yǐn yǐn)与"甸甸"(tián tián)在古音中形成叠韵,使诗句更具音乐性,若读作"diàn diàn",则破坏了原有的韵律美。
四、"隐隐何甸甸"的文学表达
"隐隐"和"甸甸"都是拟声词:
- "隐隐"形容低沉、隐约的声音,如雷声、车马声。
- "甸甸"(tián tián)则模拟车轮滚动或马蹄踏地的声响。
两者的结合,生动地再现了车马行进时的沉重节奏,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这句诗不仅描写声音,更烘托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车马声越是清晰,越凸显出两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为后续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五、类似读音现象的其他例证
古诗中类似的音韵现象并不少见,
1、"可汗"(kè hán):在现代常被误读为"kě hàn",但在古诗词中应读"kè hán",如《木兰诗》"可汗大点兵"。
2、"裳"(cháng):在《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裳"中读"cháng",指下衣,而非现代汉语的"shang"。
3、"斜"(xiá):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为押韵读"xiá"。
这些例子说明,古诗的读音不能仅凭现代汉语的习惯去判断,而需结合古音和诗歌韵律。
六、如何正确朗读古诗
1、查阅权威注释:阅读古诗时,可参考《古代汉语词典》《广韵》等工具书,或权威的诗词注本。
2、注意押韵规律:古诗讲究平仄和押韵,遇到读音疑问时,可结合整首诗的韵脚判断。
3、学习古音知识:了解中古音的演变规律,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古诗的读音。
七、守护古诗的音韵之美
"隐隐何甸甸"的正确读法不仅关乎一个字音的准确性,更体现了对古典文学音韵之美的尊重,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在欣赏其文字意境的同时,也应努力还原其原有的声音韵律,让千年前的诗歌在现代依然能焕发生机,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隐隐何甸甸"的读法,并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更加注重音韵的考究。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515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