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诗句的正确读法与出处
"瑶池阿母绮窗开"(yáo chí ā mǔ qǐ chuāng kāi)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瑶池》一诗,这句诗描绘了西王母在瑶池仙境中打开雕饰华美的窗户的场景,充满神话色彩,要正确朗读这句诗,需注意以下几点:
1、"瑶池"(yáo chí):指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传说位于昆仑山巅,池水清澈如碧玉。
2、"阿母"(ā mǔ):古代对母亲或年长女性的尊称,此处特指西王母。
3、"绮窗"(qǐ chuāng):指雕刻精美的窗户,"绮"意为华美、精致。
整句诗的意境空灵缥缈,展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仙道主题和朦胧美感。
二、《瑶池》全诗赏析
李商隐的《瑶池》全诗如下:
>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诗借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传说,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质疑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1、首句"瑶池阿母绮窗开":描绘西王母打开瑶池仙境的绮窗,等待故人(周穆王)的到来,营造出神秘而期待的氛围。
2、"黄竹歌声动地哀":引用《穆天子传》中的典故,周穆王曾作《黄竹歌》哀悼冻死的百姓,暗示即使贵为天子,也无法逃脱生死规律。
3、"八骏日行三万里":周穆王的八匹神马可日行三万里,象征他曾经纵横天下的威势。
4、"穆王何事不重来?":以反问作结,暗指周穆王已逝,无法再赴瑶池之约,讽刺求仙长生的虚妄。
全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却暗含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寄托遥深"的特点。
三、神话背景: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传说
"瑶池阿母"即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女神,掌管长生不死药。《山海经》记载她"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后逐渐演化为雍容华贵的女仙形象。
周穆王是西周第五位君主,传说他曾驾八骏西行至昆仑山,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并约定三年后再访,穆王最终未能重返瑶池,成为李商隐诗中"何事不重来"的悲叹来源。
这一传说在《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李商隐巧妙化用,赋予诗歌更深层的哲理意味。
四、李商隐诗歌中的仙道主题
李商隐深受道教影响,其诗作常涉及仙道题材,如《嫦娥》《海上谣》等。《瑶池》虽写神仙故事,却并非歌颂长生,而是借神话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1、对长生幻梦的质疑:唐代帝王多追求炼丹成仙,李商隐却以穆王无法重返瑶池的结局,暗示长生不可得。
2、对人间苦难的关注:"黄竹歌声动地哀"一句,将仙境与百姓疾苦对比,体现诗人的现实主义关怀。
3、朦胧唯美的艺术风格:李商隐善用典故和意象,使诗歌既瑰丽奇幻又含蓄深沉,形成独特的"无题"式美感。
五、诗句的现代解读与启示
"瑶池阿母绮窗开"不仅是神话场景的再现,更可延伸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1、神话与现实的对照:瑶池象征人类对永恒的美好幻想,而"穆王不重来"则揭示生死无常的真相。
2、文学中的生命哲思:李商隐通过神话解构,提醒世人珍惜当下,而非沉溺于虚无的长生梦。
3、文化传承的符号:西王母、瑶池等意象至今仍活跃于文学、影视作品中,成为中华神话的经典符号。
六、结语
"瑶池阿母绮窗开"以其优美的音韵和深邃的寓意,成为李商隐诗中的经典名句,通过解读这句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感受到古人对生命、永恒与现实的深刻思考,神话虽美,终非真实;人生虽短,却因珍惜而意义非凡。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570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