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的最后岁月,晚清名将的悲壮离世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5日 阅读:70 评论:0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湖南衡阳人,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书画家,湘军重要将领之一,他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镇压太平天国、平定捻军、抵御外侮等方面立下赫赫战功,这位铁血将军的晚年却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在忧国忧民中溘然长逝,本文将详细探讨彭玉麟晚年的生活境况、他的政治态度,以及他最终如何离世。

彭玉麟的最后岁月,晚清名将的悲壮离世

一、彭玉麟晚年的政治处境

彭玉麟一生刚正不阿,清廉自守,晚年虽身居高位,却始终心系国家安危,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年近七旬的彭玉麟仍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广东防务,他亲临前线,指挥水师,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由于清廷内部腐败,加之李鸿章等人主张妥协,最终导致中国在战场上虽取得局部胜利,却在谈判桌上被迫签订《中法新约》,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此事对彭玉麟打击极大,他深感朝廷昏聩,愤懑不已。

中法战争后,彭玉麟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长期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肺疾,加之军务繁重,心力交瘁,1885年,他上书朝廷请求退休,但清廷仍希望他继续效力,仅批准他暂回湖南养病,彭玉麟深知国事艰难,即使病重,仍密切关注朝政,多次上书建言,主张加强海防、整顿吏治,可惜大多未被采纳。

二、病痛缠身的晚年生活

彭玉麟晚年饱受疾病折磨,据史料记载,他的风湿病极其严重,每逢阴雨天便疼痛难忍,甚至无法行走,他还患有严重的肺病,时常咳血,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每日读书、作画、写诗,以寄托忧国之情,他的书画造诣极高,尤擅画梅,其作品苍劲有力,被誉为“彭梅”,与郑板桥的“郑竹”齐名。

1888年,彭玉麟病情加重,朝廷终于准许他彻底退休,他回到湖南衡阳老家,隐居在“退省庵”中,过着清贫的生活,尽管已是风烛残年,他仍心系天下,听闻朝廷腐败、列强侵凌的消息,常常悲愤难抑,病情也因此反复发作。

三、彭玉麟的最后时刻

1890年(光绪十六年)春,彭玉麟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他自知时日无多,便召集家人和门生,嘱咐后事,他一生清廉,家无余财,临终前仍告诫子孙“勿贪富贵,勿慕虚荣”,他还留下遗疏,恳请朝廷励精图治,振兴中华,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3月6日(农历二月初六),彭玉麟在衡阳家中病逝,享年74岁,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国家安危,叹息道:“国事如此,死不瞑目!”其忧国忧民之情,至死不渝。

消息传至京城,光绪帝深感痛惜,下旨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并准许其入祀贤良祠,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在日记中写道:“雪帅(彭玉麟)殁,天下失一柱石。”左宗棠虽已去世多年,但若他在世,也必会为这位老友的离世而悲痛。

四、彭玉麟的历史评价

彭玉麟一生刚直不阿,清廉如水,他虽为湘军名将,却从不居功自傲,反而多次拒绝朝廷的封赏,他晚年虽病痛缠身,却仍心系国事,堪称晚清少有的忠臣良将,他的去世,标志着湘军时代的彻底终结,也象征着晚清最后一批实干派大臣的凋零。

后世对彭玉麟的评价极高,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赞他“刚毅忠贞,为中兴名臣之冠”,民国时期的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写道:“彭玉麟之清操,实为近代所罕见。”他的精神,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

五、结语

彭玉麟的最后岁月,是晚清名臣悲剧性命运的缩影,他一生为国征战,晚年却目睹朝廷腐败、外敌入侵,最终在忧愤中离世,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生命的终结,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他的刚直品格、清廉作风和爱国精神,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回望彭玉麟的一生,我们不禁感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正是有这样一批忠贞之士,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屹立不倒,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570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