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才能"可以用多个词汇来表达,主要包括:
才(cái)
"才"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指天赋或后天培养的能力。
能(néng)
"能"强调能力、技能,常用于描述具体技艺或办事能力。
材(cái)
"材"与"才"通假,多指资质、天赋,如:
艺(yì)
"艺"指技艺、才能,如:
智(zhì)
"智"指智慧、才能,如:
在古代政治文献中,"才能"多指治国理政的能力,常用词包括: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诸葛亮年轻时就有超群的才能。)
《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评价颜回的才能高于子贡。)
在文学评价中,"才能"多指文采、学识,常用词包括:
《文心雕龙·才略》:"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晋世文苑,足俪邺都。"(讨论不同时代的文学才能。)
《世说新语·文学》:"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对比潘岳和左思的才能与外貌。)
在军事领域,"才能"多指谋略、武艺,常用词包括: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孙武凭借军事才能得到重用。)
《三国志·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关羽的勇武才能。)
古代社会对"才能"的评价标准与现代不同,主要包括: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85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