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舍称谓考,文言文中邻居之表达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阅读:67 评论:0

邻里之情,自古有之。《周礼》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可见古人早对邻里关系有所规范,然文言文中,"邻居"之称谓繁多,或因地域之别,或因时代之异,或含尊卑之分,今试考其源流,析其用法,以明古人如何称谓比邻而居者。

常见文言称谓

邻舍称谓考,文言文中邻居之表达

文言文中,"邻居"之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

邻(鄰)

"邻"为最常用之称谓。《说文解字》曰:"邻,五家为邻。"《论语·雍也》载:"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此处"邻里"即指邻居,又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虽未直言"邻",然其所描绘者,正是邻里田园之景。

比邻

"比邻"强调居所相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处虽为比喻,然"比邻"本义即指紧邻之家。《史记·滑稽列传》载:"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此中"比邻"虽未出现,然"齐、赵陪位于前"暗含邻国之意,可推"比邻"之关系。

邻舍

"邻舍"较"邻"更显亲近,常用于口语化表达。《汉书·游侠传》载:"郭解,河内轵人也……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请尉史曰:'是人,吾所重,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此处若言"邻舍",则更显日常交往之情。

邻曲

"邻曲"多用于指乡邻,尤见于魏晋南北朝文献,陶渊明《游斜川》诗序云:"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此处"邻曲"即指同乡邻里。

比屋

"比屋"本指屋舍相连,引申为邻居。《晋书·良吏传》载:"王蕴为吴兴太守,有德政,百姓歌之曰:'吴兴太守真好官,比屋连甍无不安。'"此中"比屋"即指邻居安居乐业之状。

特殊语境下的称谓

除上述常见称谓外,文言文中尚有若干特殊表达:

邻家

"邻家"较白话,然亦见于古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若言"邻家母",则更显亲近。

邻里

"邻里"泛指邻居及周边居民。《孟子·滕文公上》云:"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此中虽未直言"邻里",然所述正是邻里互助之景。

邻翁、邻妪

对老年邻居,古人常以"邻翁""邻妪"称之,以示尊敬,杜甫《客至》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此处"邻翁"即指老年邻居。

邻里关系在文言作品中的体现

古人重视邻里之情,诸多典籍皆有所载:

  1. 《列子·汤问》载愚公移山,邻人相助:"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 《世说新语》载管宁割席,亦涉邻里之谊:"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 《聊斋志异》中《王六郎》篇,渔夫与邻人共饮,亦见邻里之交。

文言文中"邻居"之表达,既有"邻""比邻"之雅称,亦有"邻舍""邻曲"之俗语,更有"邻翁""邻妪"之敬称,其变化之丰,足见古人对邻里关系之重视,今人虽居高楼,邻里之情渐淡,然重温古人称谓,或可唤起"远亲不如近邻"之思。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90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