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竹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阅读:217 评论:0

  

写竹的诗句

写竹的诗句

  竹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有着深厚的人文、哲学、美学、生态等内涵。在诗歌中,竹常被用来比喻品行高尚、傲骨自重、坚强不屈、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

  

1.竹的雄壮气势

  1. 箫管无声对松竹,直至山空月始出。——唐·白居易《赋得松竹图》
  2. 身轻似叶随风转,尊目疑霜照雪开。——唐·林琳《题竹》
  3. 深坞获传古桂香,东篱翠影夕阳长。借君一株幽咏客,带雨时来立凤觜。——唐·李白《和罗浮山游仙客裴度而舍南亭同赋》

  以上诗句均描述了竹的高耸笔直、轻盈潇洒之美。如《赋得松竹图》中,白居易用特定的意象对骨干高耸的松、竹进行了对比,以表达出竹的雄逸挺拔;而林琳的《题竹》则以竹叶轻盈直入云霄的形象来表现其雄壮气势。

  

2.竹的坚贞不屈

  1. 一根竹管无限情,半江霜雪半江城。——元·郑光祖《竹管独吹寒夜久裴将军万古长》
  2.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唐·白居易《长恨歌》
  3. 浓颜淡妆未必佳,关山难越谁为伴?柳暗花明又一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以上的诗句中,借由竹的形象来表现崇高的精神境界。在郑光祖的《竹管独吹寒夜久裴将军万古长》中,竹管被借用来寄托人君的正义之心和忠贞之志;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通过竹子所表现的宁静致远,表达了女子的志向和投身宏伟事业的决心;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则以“丝竹管弦香满座”来诠释美好祥和的意境。

  

3.逸趣横生的竹林情

  1. 远林疑日晚,飞鸟不知春,夷策绝江峡,孤舟独归人。——唐·李白《赠汪伦》
  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唐·李白《将进酒》
  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人在借用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理解时,也往往将其作为某种竹林情的表征,透露出脱俗、自由、欢畅、豁达等意味。在李白的《赠汪伦》中,竹林被视作那个富有诗意、逍遥自在的躲避世俗的好地方;在《将进酒》中,李白将其置身于竹林之中,在醉态中鼓吹着自己的人生信仰。而白居易之《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是通过江南的景物勾勒出一幅竹林情,歌颂了江南美景给人带来的心灵启迪与情感愉悦。

  

结语

  竹虽无声,但却有一股蕴含在其中的真气,其不屈不挠、雄浑精神常常被用来表达作家的某些情感和境界,从而给人们带来内心上的触动和震撼。因此,在诗歌创作、园林设计、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标签: 李白 形象 竹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9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