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长剑,是一种独特的姿态。长剑在手,有挥洒自如,驱逐万邪的力量。而手握长剑的人,在他的心中,或许也怀揣着一份执着和坚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长剑也是武士和士人的象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就以手握长剑来喻指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关于手握长剑的诗句吧。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闲过信陵饮数杯,脱剑膝前横阵斜。\ \ 我瞪眼向你看,两重心窍失凝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所作,描写的是他在做官失败后,拿着长剑返回故乡的情境。他手握长剑,横斩往事,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在诗中,“脱剑膝前横阵斜”,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骄傲和坚定。而最后两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更是表达了他的豪气和自信。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四海一家,燕赵风尘,几度夕阳红。\ \ 百年如梦,忽已成空,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杨炯的这首诗,也是通过手握长剑来表现豪情。许多读者可能不知道杨炯,但是他的这首《夜泊牛渚怀古》却是家喻户晓的。诗中“孙仲谋处”,描写的是孙权手握长剑擒住张辽的情景。同时,“燕赵风尘,几度夕阳红”,则代表着历史洪流大起大落,人生百态。最后一句“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则是写给自己的历史志向和远大理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自己送别身任蜀州的杜少府。在首句中,他是怀着豪情壮志离开长安的。而“长剑”在这首诗中,则代表着杜甫离别前所怀抱的心境。诗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用“儿女共沾巾”清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但也有相信再相会的遥遥心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代杜牧的《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其中“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热闹、有情调的江南小镇和景色。而手握长剑这一图像,又是整首诗中的重点和最突出的符号之一。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又带给我们更多想象和遐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王之涣的这首词,“风急天高猿啸哀”,形象地表达了他在登高时的心情。而“手握长剑”不但代表着他准备在孤峰独立中打败落寞的心态,也表达了他面对命运的坚定。最后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又彰显出他的世俗心境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手握长剑,从来就是文人、武士和士人所喜欢的一个意象。长剑在手,能揭示出一个人不屈的意志,也彰显出一个人灵魂的坚强。无论是唐代杜甫的豪迈与自信,还是现代作家集体的复月之志,手握长剑都在诗人们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149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5-27im
2023-05-29im
2023-06-02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4-02-26im
2023-07-13im
2025-04-17im
2023-05-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