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词中,虬字常被用来描绘壮阔、恢宏的气场和魄力,将之喻作巨龙。而在现代诗歌中,虬字更多的成为了表达内心感悟、情感流淌的载体。本文就以含虬的诗句为主线,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奥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以上是《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前两段。其诗旨是借着写怒发冲冠那种壮志凌云之情,表达作者对于庙堂之上腐败贪污、纵情声色、蒙蔽群众的愤怒,同时也在表达维护正义,挽回国家前途的决心。
《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形象鲜明,虬字也常被用于描绘人物形象。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就是 黛玉。她是一个美丽,富有灵气,却又自闭的女子。黛玉一开始唯命是从,百依百顺,但落魄龙虎斗篇后,却越发变得豁达、坚强。而在她变得坚定的时候,虬字也随之不断出现。比如在第二十一回“潇湘馆梦幻诗题”中,曹雪芹用虔虬来描写黛玉面上的激动和波澜。
“忽似山间小儿啼,闻到秋来泪满差。忽似江上柰英啼,晓来犹自寻声哭。娇嗔一点空鸣筝,转眼新虬一线露。愁杀金笼蝉世界,蛩声角角有谁听。”这段诗写的是黛玉为写出“葬花吟”的图片而感慨万千的情景。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中也常用到虬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望江南》了。这首诗描绘了先秦时代把精神归纳成道家、儒家、墨家、名家和法家五个流派始末,并指出了汉武帝采取“天下归本”,以儒家思想为统治的政治原则时,政治仍然危机四伏。它既有沉静厚重的意蕴,又充满了曲折起伏的情味。
“楼高月小,水落石出,半壁江山如画。望中猪羊易为祟,路有饿殍,不堪回首。四百万人同一哭,天涯何处无芳草。墓前泪共一盘缠,东风吹散忆江南。”杜甫以虬字形容江山如画,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几位大家在他们作品中使用含虬诗句的精彩代表。诗句中的虬是一幅壮阔的河山与一条盘旋的巨龙,仿佛我们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生命力的张扬和刚毅。虬字的碎片化呈现不仅传达了情感的强烈,还从中反映出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孜孜不倦的心境。它激荡着人们的心灵,长存于文学史上的丰碑之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222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