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花木兰从军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30日 阅读:360 评论:0

  

花木兰从军的诗句

花木兰从军的诗句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传奇女子,她为了保护家乡和家人,曾经自己假扮成男子,从军上战场。这样的故事在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但花木兰从军的经历却成为了一个经典,众多文化作品中也被反复地提及;而其中最动人心弦的部分,往往来自于那些描绘花木兰的诗句。

  

1.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段诗句出自元代郑光祖所编《山东通志》中关于花木兰的记载。这段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花木兰的形象,展现出她勇敢、果敢、机智的个性。雄雌之别本无法分辨,唯有身手、形态、步态等方面的细节才能揭示出真相。

  

2. “黄髪垂髫,十五始展眉。丹凤朝阳,洒瀚海晴空。

  这是明代民间传说所创作的花木兰传谱中的一段描写。它讲述了花木兰的形象和气质,她年幼天真,但却有着一股执着、坚定、清澈的追求。凤凰代表着美好与神秘的寓意,花木兰则如同这凤凰,具有超越常人的特殊品质与使命感。

  

3. “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这是唐代杜甫所写的《木兰词》中的一句。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传达了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女性在封建时代的生存境遇。在封建社会里,门前有很多规定,女性是不得轻易出门的。而花木兰在这样的环境下,却能穿梭于战场之上,守卫家园。

  

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句出自元代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是曹操老迈虚弱的形象。不过这句诗也被运用在花木兰身上,描述她一路走来经历的命运险阻,她经历了很多风雨,使得外貌也随着时间一天天老去,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年轻坚韧的信念。

  

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十里扬州路。”

  这段描绘出桃花潭水满桃花,明月曲江池水清的《将进酒》于花木兰无直接关系,但它表现出了李白路远意志坚定的态度。而花木兰身上的命运转折,亦稀释不了她的气魄和胆略。

  

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王勃所著的《滕王阁序》中提到的这段诗,其实并没有直接描述花木兰,更多的是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但将这句诗放在花木兰的身上,也有一定想象的意义。沧海越过、巫山去魔,搭配花木兰的英勇壮烈,更令人觉得伟大。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段诗描绘了花木兰决定入伍的极端之举,而她追求的是家人的平安。这里的“权贵”指的是对于命运所不屑为奴的权力和财富。花木兰最后假扮男子成为功勋战将传奇的故事结局已是尘烟散尽,但她顶天立地的精神却在后人心中长存。

  

8. “月低影思,难以谒知音。有情人皆悟此意,无情人终觉其中。”

  唐代于谦所写的《别董大》中的一句。这句充分表达了一个受过苦难、但内心风景秀美的人。花木兰的从军之路并未因为性别而被禁止,也没有心虚,而是站立了起来面对挑战。这种毅力和勇气,不仅需要坚毅自信的信仰,还要炽热的情感支撑。

  

结语

  花木兰的故事被反复地讲述,口口相传,经久不衰。她所代表的勇敢、智慧、保护家人、保卫家园等意义更是难以估量。那些描绘花木兰形象的诗句,有着深刻的意境和精彩的叙述方式,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花木兰,还让我们从中领会到教育和启示。

标签: 花木兰 形象 故事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304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君瑾的诗句
下一篇:女子和花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