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意境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30日 阅读:129 评论:0

  

古建意境诗句

古建意境诗句

  中国的古建筑在一片山水中历经数千年风霜雨露,承载了人们的文化与历史。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诗人们抒发情感与吟咏山水的对象,并成为诗意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著名表现形式一。本文将着重探讨古建意境诗句的魅力。

  

1. 庭院深深深几许

  现代的城市生活让我们日益疏离了自然,空气污染和建筑物高耸导致我们无法听到鸟儿的歌唱。而中国的传统庭院设计则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同时,营造了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苏轼以"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句话来形容他心目中的一处庭园,表达了他在这个环境下的祥和与安逸之感。

  

2. 片帆不碍眼,疾影已成行

  中国的古建筑物多存在于水乡,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在这些水乡中,人们常会看到独木舟或是一叶扁舟,划开波荡漾的湖面。而在诗人眼中,这样的景象给他们带来了启示。范仲淹的"片帆不碍眼,疾影已成行" 籍此诗来表现独特水乡意境,让读者想象自己举帆驶向远方,把岁月留在身边。

  

3. 桃花春雨杏花风

  中国乃至全球最著名的园林——苏州园林盛名已久,江南盛产各种各样的花卉,每年3-4月,园林内便漫天飞舞着五颜六色的花瓣,吸引了无数游客。"桃花春雨杏花风" 是魏晋时期文学大师谢灵运所作,其以苏州桃花和杏花风景为源,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雨之中的优美和诗情画意。

  

4.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察觉自然、回归大自然是古代文人崇尚的情感体现。唐代马致远就以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把温柔婉约的山水画跃然纸上,其表现形式是从长亭到古道,但视线总是注视着茂密的青草,用强描风骨,加之生动诗意,乃唐代山水诗佳作。

  

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山水视为人性化的存在。诗人梅尧臣在他的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中写下了这样的心境。在山峦中寻仙问道,水源中感受龙气赋予了这句话以特有的理性美和幽默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个性特征的良言。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句见证了唐朝中期的军阀割据时代,写的是陕西千年古都长安至兰州(机场)飞行路线上的渭河,由此引出了诗人的回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让人们在相信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对变得危险复杂的时代与社会感到忧虑和无助。所有的雄心壮志若不能有出处,只能是无用担当。

  

7. 南北山头多壮志,万里江山更富情

  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山水不仅仅是静态景物,而是以其自身的形态,反映出中国文化特有的生命力量、感情和理性所构成的新境界。"南北山头多壮志,万里江山更富情" 这样的诗句表述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那如画一般的背景看似宏大,但万物皆自然,自然泻流震慑天地、生起意象。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于游子来说,离乡之后无论走到何处,都会想念家乡,愈发觉得这世界是多么的陌生。树崇祯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让人们想起那些身处异乡的人们,他们心中总有孤独、无助和思乡之情,这也使得这样的诗句更具有感人力量。

  

9. 碧山青天夜夜伴,明月金戈莫相妨

  达·芬奇说过:“我们才能在平淡的日子里看到周围的美好。”这意味着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背后藏着无限的美丽。但是,当你静下来去感知这些的时候,你自然会明白:也只有在平凡国度中寻找,才能真正找到对你自己意义重大的事物。随着眼前这样的壮丽景色,龚自珍以"碧山青天夜夜伴,明月金戈莫相妨"做结,概括了自己在某个值得留恋的自然场景中所体会到的一切。

  

10.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这一句出自唐朝著名文学家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内容沉浸于汉武帝伏波山登高遇仙求长生的传说中,作者饱含感慨地吟咏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晨昏忧士,惟守空闺"。或许我们在人生的道路

标签: quot 诗人 山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465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月字的诗句有
下一篇:代鱼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