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很多时候书中的一句诗句或者一句话格外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这些句子可能因为其所表达的情感、形象、意境等等,深刻地触及了读者的内心世界,让人在阅读之后产生了种种思考,也能带给人们美妙的体验。
然而,当我们将某句诗句偶然地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时,就会发现另一番意味。或许是它所呈现的情感与我们所经历的人生经历不谋而合,或许是它所描绘的景象与我们眼前所见很相似,总是有一种奇妙的联系,在这些老掉牙的文字里,我们仿佛仿佛能够找到一份共鸣、一份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人生真实感。
就比如《离骚》里的“敛愁养病万事休”,在神经衰弱的日子里,那句话便贴在身边,让我觉得如果工作太累了,就歇下来多疗养,活得轻松一点儿。或者是某天写作发呆之余,看见了子夜百草离析的意象,不禁想起曾数次亲信别人管理的花草植物枯萎生机荡然,也许还不如以后春暖花开时种出自己满意的花草根系和给它们施肥浇水。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在诗歌里寻找一种慰藉和宽慰。
有时,我们会在读完一句诗句之后顿时醒悟,可能是因为此前未曾领略过那种感受,也有可能是因为“诗以言志”,让我们首次发现某种情感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存在。
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李白《静夜思》里的一句,表达出了诗人面对孤独寂寞,沉迷于思考的无奈和哀愤之情。当我第一次读到它时,就仿佛穿越到了几百年前,和李白一同沉迷于那个寂静的夜晚,在天地之间徘徊于思维的边缘。这种感受不到,所以事后我会将这句话写在自己周记的标题上,定义此刻心境为“枕席思悠悠,饮酒发呆”的“抱紧内心中少有的诗人情感,假装自己也有内心深处的想法与共鸣。”
同样,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不经意之间对某句诗句产生无限的感悟,这些的感悟并非它文字意义的传译,而是个人对诗歌情感、意境的表达,也是对自己心灵深处情感的补充。从这些简单的诗句到长篇故事诗集,都能让人找到独特的美感体验,这些体验不仅是阅读时所视觉化的场景与感受,更是诗歌的力量——让读者看见自己真实的世界。
当我们难以抉择时,寄望于能用标准做决策;当我们迷失方向,希望有人能借力撑腰为其指引道路。可是生活总是大钝意外、充满挫败,在这个陷入困境的时刻里,诗歌便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私人律师”,他们用最真实的笔墨记录下生命里的起伏,借此和我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共鸣或许只是短暂的,但在消退之后,留下来的也肯定是诗歌所赋予的价值——一份安慰、一个真切。
真诚地感谢这样的诗人们,因为他们将我们心中所沉淀的感悟变成了文字里的真相,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却默默存在的内心情感内核。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画蛇添足,只是想让读者意识到,那些曾经看过却留下的诗句一直与自己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它们永远是我们神奇的会心一笑保护壳。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509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2-09im
2025-02-14im
2025-05-06im
2025-02-12im
2025-02-11im
2024-03-04im
2025-01-17im
2025-01-16im
2024-03-21im
2024-03-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