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盼君归来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30日 阅读:515 评论:0

  

盼君归来——诗歌中的思念之情

古代盼君归来的诗句

  古代诗歌中,盼君归来的主题经常出现,这反映了文人士人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纽带的重视与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离别后期盼重逢的强烈愿望。本文将以古代盼君归来的诗歌作品为切入点,借此来探讨人类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一、诗歌中的盼君情结

  盼君归来的情结,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从李白的“春带雨,润着清江绿石,细细的时光,婉婉的乐声……”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不表现出了作者对于旧情的怀恋,对于远方亲人、友人、爱人的思念之情。此类创作,多见于唐宋时期,涉及到的人物名字和身份也五花八门,有政治人物、有文人雅士、有生死情人、有亲兄弟、有老少父子等等。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梅花开在寒冬腊月,恰好是当年在洛阳陪伴自己的恋人突然离开了洛阳,让他备感无助,那一年他只能独自抚玩这枝枯黄的梅花,企盼着爱人早日归来。他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淡妆浓抹总相宜。” 从咫尺远眺,从渴望到落寞,再到对梅子的隐喻和美感营造,构成了这首融情于景的小诗。

  

二、盼君归来情结中的思想象征

  盼君归来的情结,不仅是对人际关系的真挚表露,还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与政治观。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南园十三首》一篇中写到“不羡杨家岸处士,使我骊山一石鸣。”表达的是他对于自己的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将来的展望:希望自己辞官返乡,重拾文人雅士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一石鸣”则指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追求是简约、精致、淡泊,有某种程度的隐居思想和后来的“起居注”风格。这是通过抒发自己对于隐居之境的向往和对于儒家的重新评估,形成了诗歌中的盼君情结。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宋代诗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又从诗歌入手反映了他对于奉行“节俭、廉洁、忠诚、自立”的道德标准,并用兔子和月亮的比喻,恰好述说了其反哲侠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三、盼君归来情结的价值主张

  通过分析盼君归来的情结所承载的思想和象征,可以看出这类创作的价值主张,一方面是对于人情世故的抒发,另一方面也是表达其对于理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探索。他们在诗歌创作中,通过词藻的巧妙运用、形式的变幻和内涵的深化,展现了其深层次的创作境界和价值追求。

  盼君归来的情结,也凸显出人类情感的共性和纯粹性。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在情感的现场和生活的细节中,如何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联系刻画得更加深刻、真实,如何在惋惜离散时亦能表现依恋与希望,如何更巧妙地表达爱情、友情、亲情、师生情等多种情结,都是诗人渴望表达的课题。正如我们在《福尔摩斯探案集》里所看到的,“单纯的心才能想出奇迹。”

  

四、结语

  人类情感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简单情感,也可以是复杂情感,可以是纠缠陷入,也可以是桥不可渡的距离。而诗歌作为一种情感和语言的载体,通过自身的艺术手法和审美价值,给我们带来了更加清新、自然、精致和丰富的思辨空间。盼君归来的情结,涉及了爱、离别、思念、希望、坚持等多个人类情感的层面,在艺术创作和文学阅读中,都是值得探讨和赞美的话题。

标签: 情结 情感 诗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509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梦苑诗句
下一篇:我慌了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