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晨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31日 阅读:119 评论:0

  

晨之美:诗人笔下的黎明岁月

有关晨的诗句

  晨,是一天中最美丽和神秘的时刻。它意味着新的开始,希望和未来。从古至今,晨在诗歌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启迪了不少文学大师的灵感。

  

1. 晨与自然

  在自然界中,晨霭还未消散,微凉的空气吸入肺中,使人感到一种清爽、舒畅。清晨的鸟鸣声,让人耳目一新,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鹤雀楼》的开场便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睁开眼睛,眼前出现的是遥远的天际线、巍峨的山脉和壮阔的黄河。这幅宏伟的自然画卷,正是在晨钟暮鼓的响声中展现其真正的面貌。

  

2. 晨与人生

  晨,承载着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无论是在童年、中年还是晚年,都有人们用诗歌来铭记和追忆那些曾经逝去的晨光岁月。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中,他描绘了早晨沐浴在岳阳楼下的汨罗江和洞庭湖之间。这时,身为诗仙的他,内心波涛汹涌,浮想联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3. 晨与文学

  作为文学的创作题材,晨霭是非常丰富的。钱钟书的《围城》描述的是清晨,刚下过一场雨,城市显得格外的安静,香港作家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便不乏对晨的描写,比如“到早晨两三点钟时分,整个室外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朵露珠照来,明亮异常,空气几不可言地清脆起来”。

  此外,在近现代文学中,晨描述成一种场景,一种情感。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留恋、思考和梦想。

  

4. 晨与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对于晨的描写。五四运动时期,一大批青年文学家崇尚新文化,抛弃旧传统,他们被时代所抛弃,而又印证着这个时代的存在。

   陈独秀的《独行》就有这样的描写:“曙色分明,鸡鸣钟动,我独立于京华之门外”。这是一种心灵的寂静和孤独,表露出一种在时代浪潮中前行的勇气和决心。

  

5. 晨与未来

  每天的晨光在诗句中总是发出令人无限畅想的魅力。它是无穷无尽的梦想,也是丰饶无比的美好人生。

  汪国真在《浮花浪滚》中这样写到:“我们走在黎明的路上,每一步都像踏在青春的花季。这条路有些陡峭,我们也曾过时去讲,只是不值得着少年的重振。当我们拼尽全力地攀登骤峭的山脊,争取越走越向前时,我们才开始明白那些烦恼,只是自己创造的波澜。 "

  

结语

  晨之美,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了无数文学大师和普通人的灵魂。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说的那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十里不如你。”我们在晨之美中感受生命的奇妙,体味时代的变迁,流连于未来的希望。

标签: 文学 诗人 时代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593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冬季花木诗句
下一篇:常羲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