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影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31日 阅读:128 评论:0

  

槐花影诗句:多情却被无情伤

槐花影诗句

  槐花影是一种早夏景色,枝繁叶茂的槐树下,黄色小花串成长长的穗,随风摇曳,落在地面上,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自古以来,槐花一直是诗人们钟爱的题材之一,因为它的美和凄婉。而“槐花影”四个字更是成为了诗歌中的经典句式,表现了作者流连槐花影下的心情、境遇和情感。

  

1. “槐花影”在诗歌中的出现

  在中国文学史上,“槐花影”这个主题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豪放派大诗人杜甫《春夜喜雨》中就有“江南逢李龟年,路边青石铺白苔。
铁骑何当蹑良夜? 江头先见月明来。
物华天宝乱花渐欲迷人眼, 佳节又重阳。
玉炉烟垂横, 丝管抱冰清。
淮上随缘去, 闲云转千岗。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中就有“物华天宝乱花渐欲迷人眼, 佳节又重阳。玉炉烟垂横,丝管抱冰清。淮上随缘去,闲云转千岗。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句诗,用了“物华天宝乱花渐欲迷人眼”来比喻江南风景的美和众多的花卉,其中“物华天宝”四个字几乎包括了整个唐代,形容唐代物产的繁荣。而其中“江南逢李龟年,路边青石铺白苔。铁骑何当蹑良夜?江头先见月明来。“则表现了作者流连江南美景,感叹自然的神奇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宋代诗人苏轼在《河东遇故人谪宦》中更是用了槐花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寄托于诗和画之中的孤独处境。他写道:“此是罢官多年后, 共来闲话几般事。
今日在我贫居宅, 黄花时节笑晴天。
又作淮南忆,惊梦劳天岳。 大抵只此一篇文, 世上知音皆不见。”

  

2. “多情却被无情伤”

  每一位诗人都会有不同的槐花影诗句,但最经典的一定是前辈诗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杂言》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一首名曲,在词家相互推崇认可的文化圈内有着高超的地位。其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展现出了他草草了事的悲壮,而“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则表达了纳兰性德在遭遇了背叛、诽谤、家族宅院被炸掉等不幸遭遇后,面对Indifference 的心情和思考。

  《浣溪沙》中还有一句话,“忙把青梅嗅,为惜东篱折。”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广泛流传的名言。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纳兰性德的上述两句词一旦出现在一起,就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于是,这两句话就被视作一个整体来使用。即:“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忙把青梅嗅,为惜东篱折。”

  

3. “槐花影”进入现代诗歌的新世界

  时代在变迁,物物移位,但诗人流连槐花影下的情感、境遇和意象却历久弥新。从白居易《琵琶行》,李清照《如梦令》,苏轼《江城子》,到现代诗人徐志摩、舒婷等,都曾用“槐花影”作为绝佳的意境描绘出情感。

  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笔下的“槐花树下午影斜”则更显出段落与语调间的尖锐变化:夜晚的步行者,欣悦着银白色的月光和家门前的虚幌,但过了街再朝回看,屋子里闪烁的,已经只有无颜的镜子和一瓶庸俗的劳伦斯。忽来一阵春风,悄悄地把这一切吹散;这女人、这我、这座城。从游历世界到倦怠地归来,穿过槐花树下,溶入窗凳的午后阳光里。

  当代著名诗人余秀华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是用槐花影来描绘出淡淡的怀念和细腻的情感。她在诗中写到:“透过槐树的绿,透过你发间的柔光,我看到了一个受伤的灵魂,它静静地躺在你干枯的炉子里不再哭也不再笑,余温袅袅地向我的方向,为你的死亡唱着凉薄的曲调

标签: 槐花 诗人 江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602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集体诗句
下一篇: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