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1日 阅读:216 评论:0

  

蛙声诗句:湖上蛙鸣,清溪夜响

蛙声诗句

   蛙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蛙声不仅指夜静时从水面上传来的蛙鸣声,还涵盖了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可以使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生命力的复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生生不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一下跟蛙声相关的几个诗句,这些诗句通过描述自然界中的蛙声,传达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意义。

  

1. 许浑《蝉鸣》,季夏余热,虫蛇丛作,蛙鸣皆避;岸半阴西,水明而曲。折堤如履,岩谷以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写的,诗中的“蛙鸣”在整首诗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蛙鸣却是整首诗想要表达的一种氛围。作者借助了蝉鸣、缓慢的溪流等元素,再通过对蛙声的描述,来突出他笔下的夏日炎炎。蛙鸣被用来作为这一山野景物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而整个诗句则展示了一个优美的、和谐的自然环境。

  

2.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这首经典的诗篇中,作者白居易将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融入到了他对朋友离别的表达之中。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相对照,就能看出白居易其实是在把蛙声的主题引入他的写作中。使用蛙声的方式是通过对这个自然环境的咏叹来表达某种无法言说的内心感觉。蛙声让人联想起了苏东坡的那句名言:“山中何所有?岭顶多白头。”

  

3. 【唐】黄巢《登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有穷时,岁月无极余。 地胜于天,乃士之墓;水胜于山,决士之悔。路通大庾、险阻我行。 长驱大陆,并济苍茫。腾蛇起凤,孔雀飞云。千里浮云尽,百重楼阁空。”

   似乎很难想象写一篇关于蛙声的文章的时候还会提到黄巢这位将军兼诗人。然而,在他名作《登高》中,黄巢也用到了蛙声的元素。在表达自我情感的时候,作者对蛙声的描写使用到了“停岸绿树临晚风”这一比喻,为整个画面添上了一分悲凉的气息。作品的结尾部分,但更体现了这个意境。

  

4. 【唐】韦庄《采桑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韦庄这位女性诗人配上悠扬的蛙声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整首诗详细描写了读书人在深夜里的生活状态,而“五更鸡、三更灯”这种日以继夜的读书氛围中,夜空中清脆的蛙鸣就显得格外清晰、响亮。用蛙声来比喻即使是在深夜,读书人也要奋发努力地学习。在整首诗中,蛙声都被用来强化这种读书人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当时的情境和气氛。

  

结论

   以上我们分析了四组不同的蛙声诗句,这些诗句大多数源于唐诗时期。在那个时候,诗人们使用蛙声这种自然环境的声音来完成他们在掌握语言艺术上已经圆满的地步。蛙声被用来强调夏日的炎热、追忆往事导致的声音减弱 —  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虽然这些诗句略有不同,但是都展现了作者深深地爱自然界和敬佩其形象的态度。

标签: 蛙声 诗句 作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651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月逸的诗句
下一篇:感名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