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与拈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2日 阅读:142 评论:0

  

拈和诗句:思辨生命的深度

与拈的诗句

  拈和诗,是日本禅宗中的一种诗歌体裁,最早出现于宋代中国禅师永嘉祖师,后传入日本,成为了日本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拈花微笑

  “世人谓我拈花者,是不见佛法处。”这是《金剛經》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反映了一个“拈”字的意义,也暗示了一个人在世间观察万物时应如何看待。

  现实世界中,我们常常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但佛法认为,在解释世间万物时,不能完全依靠科学来理解万事万物的本质。相比之下,禅宗注重的是对内在自身的思考和深刻认知。一个人若能“拈花微笑”,就能直接接触到万物的本质。拈花,意味着抓住一点琐碎之处,即从小处入手,方能把握其整体;微笑则表示内心的宁静、心无旁骛。

  

2. 心外无物

  日本禅宗大师一休和尚曾说:“三千世界,无一物。一心中,无一人。” 这句话虽然看似与空灵脱俗,实则包含着极深的含义。

  “三千世界”指的是相对世界,即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无一物”在此并不意味着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物不存在,而是指“无有所执”,即不固執任何物件、任何想法。

  而“一心中,无一人”则是佛教追求涅槃的观念,在含义上和“无一物”十分接近。我们对自我世界的执着,不过是由一连串杂乱、不堪忍受的欲望、理念和决定组成而已。只要能摆脱这种情形,才算真正超越了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

  

3.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源自《庄子》,“百姓不重生,五谷不生;谷不生,兵不强;兵不强,王道不兴。”故事中的孟子雪被邀为齐国宰相,却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拒绝被恭维和利益诱惑。最后,他在临死之前说道:“孟子无斗筲之称,而有介甫之食。” 他甘为贫穷,坚持高尚的人格和信念。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追求物质成功时,我们容易感到压力以及对环境的伤害,会迷失自己的内心和生命的意义。只有忠实于自己的理念,始终保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态度,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

  

4. 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常被用来描述换位思考的行为。它源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的是“不要做与自己不期望别人做的事,因为你也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你。”

  

  推而广之,“将心比心”则是指换位思考——带着“更文明、称职的态度”去了解别人,不接受我们自己对其他人的偏见。只有当我们不再看待任何人或事物是理所当然时,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故事背后提供的智慧。

  

结语

  拈和诗是禅宗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遗产,它的意义和价值永远都会在人们心中流传下去。拈和诗以其简洁精干、言简意赅的方式,将佛教、儒家,以及大量智慧的内涵展现给我们,引领人们思考,探索生命的深度。

标签: 世界 意义 生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663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