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一个流传至今的古代琴师名字,他因为琴被后人记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乐器,以音乐为桥梁,可以构筑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的感情与交流,琴也有着业已失去的陶醉难以言表的美感。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现今南皮)人,因为他精通琴艺,擅长弹奏五音音律的《高山流水》而闻名于世。他与另一位著名的琴师钟子期相识,两人因琴而结交。他们经常相约在千山之巅,一边品尝美酒佳肴,一边拨着琴弦,演奏最优美的旋律。虽然两人界线分明、人生观不同,但是因为共同热爱音乐,又对琴艺格外追求完美,所以两人的交情十分深厚。
直到某一天钟子期病故去世,伯牙为了纪念他的好友不得不离开官场,放下繁杂的事务全心投入到琴艺之中。有一天,在一个阔别相当长时间的夜晚,伯牙情不自禁地弹奏起《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心神所得如沐春风,仿佛又回到了与钟子期坐在山岗之巅共饮的夜晚。弦音凄缱,悠扬跌宕,意在表达愁思之情,道尽了音韵之美。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琴声,与他的琴音心有灵犀,悄悄地将琴声弹了出来。源源不绝、久久不绝,伯牙深感意外之喜,知道必定是有人也爱好音乐,于是便怀着如许愉悦的心情找出那个音响源头。走过数条小径后,他看到一位老者正在那里吟唱诗歌,散发着清香气息,带着润泽又慈和的微笑。这位老者便是出家人子期的一名门徒,名叫钟子期,弹奏的就是伯牙熟知的《高山流水》。他与钟子期相遇,深感有缘,并相约再友好持久。这段琴与人之间的故事,有人认为依然源远流长。
伯牙与钟子期两位音乐大师,因琴结缘,不留名却留下了传奇的音乐情缘。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无数人投入于琴乐之中,其中有一部分并非职业性乐师,而是普通百姓,感悟琴音之美,将之视为一种精神享受。《琴心剑魄》一书曾写道“琴者,天籁也;笔者,笔芯也。所以器具琴书以本心,磨琢琴魂,参悟书魂。”可见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琴盒琴——它拥有含义深刻的太多东西,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宝贵,也符合古诗中所言的“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草茂。”。
琴韵长存,历久弥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71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30im
2025-01-15im
2025-04-2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