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形容民贵君轻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5日 阅读:99 评论:0

  

形容民贵君轻的诗句

形容民贵君轻的诗句

  民贵君轻,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政治现象。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对民众的漠视和忽略,以及对政治利益的偏重而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文学艺术中,这种现象常被一些作家和诗人用诗歌和文章的方式来阐述和补充。

  

1. 杜甫《秋兴八首》之四

  此篇诗是唐代杜甫所作,在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地位。其中,“风尘碌碌”“戎马生涯”等字眼,写出了当时官员和士兵的清贫和辛苦。同时,也写出了君王们的奢侈和浪费,如“紫宸殿里餍华筵”,期间太宗则坐下拍案而起,极有感触。越深刻的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表明国民众多,物产丰富,但是国家却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君主权力过于强大,与民休戚相关的具体事物却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

  

2. 屈原《离骚》之九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杰出人物屈原所作,代表了楚文化的最高典范。正文第九章“民生于乱”,以及第三十二章“虽宠无益民,亡国不多时”,写了寡人惶恐失掉民心的危机,以及对管窥之祸的抵制。屈原的诗歌风格为豪放与妩媚相间,意蕴丰富。“山川极寒尽,视之羞余涕”,是一种意境丰富的描写。表达了屈原痛心于自己的年龄无法再为国家出力的深情。同时,“毋余则以为忠臣”一句,也是对当时君主望重不重视忠言之态度的批判。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该诗歌是唐代白居易所作。此诗笔调缓和,引用的是悠闲而愉快的狩猎景象。但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是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共存的道理。而“角声一何哀,春草昨飞来”这句,意味着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关系,凸显出君主忽视人民生计以及强化统治的缺陷。白居易的思想是深邃和全面的。他的诗歌总是能够微妙地在语言中体现出其社会性和文化性。这一贯的写作风格,在清初一度被后代所倡带。

  

4. 李商隐《乐游原》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以秋为主题,它写出了自然的美好。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些隐含的讯息。例如,“云南路上才行旅,少室山边过早秋”一句,反映了唐代的国家政治比较稳定。而“忽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则含有我们常说的“看见山,是山;看不见山,不是山”这种哲学思考。在这个句子中,你看到的人和你看不见的人,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之中。这同时也表达了,为了社会的长足发展,我们需要顾及到每一位人民,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5. 贺知章《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之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李唐诗歌中最常被人所熟悉的名句之一。整首诗其实有着多重的意象。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身为使者、居然可以向西出使,而且又能抵达神秘的异邦。而朝廷弃民,百姓之苦却不断升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贺知章探讨了国家腐败的真正性质。他说“主父西游意气香,摧城拔寨无人防”,表现出国家的治理老化,威信不振。

  

结论

  民贵君轻时常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在文学作品中,诗歌和文章常常传达出其存在的深邃内涵。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与作家表现了他们对于君主忽视国家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权力滥用社会统治的弊端深入的思考与反思。他们的作品也启示我们,我们应当认识到君主和文人之间的信任与批判,保持警觉,并为人类创造一个既美丽而和谐的新时代。

标签: 国家 诗歌 君主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72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