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兴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它通常表现为诗人在一定语言环境下,通过对某个字或某些字用意的或声音的互换、变形、转移、媒合等方式,使其产生新的意象或新的意义,以达到丰富语言艺术精神和增强感染力的目的。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其中的“秋水”二字起到了起兴作用,两个字的先后顺序颠倒改换,便成了“眼波”,表达诗人对友人喝酒后醉眼如水的情感描写,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语言韵味的感受。这种起兴方式在杜甫的诗歌中十分常见,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鉴赏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
这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其中的“不厌”二字起到了起兴作用,本意是对山和海的难以量度和浩瀚之处进行描写,但把“不厌”换成“不尽”,便产生了一个新的意境——山峦无穷尽,海洋无边际,表达了诗人高远的文学情怀和气魄。
这是唐代诗人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诗句,其中“采菊”二字起到了起兴作用,使得“采菊”不再只是采花觅艳,而成为了一种消遣,进而引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感的感悟,展现了他的豁达情怀和卓越才华。
在诗歌中运用起兴,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诗人的写作技巧和文学鉴赏力,对文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741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1-24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3-05-31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8-0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