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种子、幼苗、成株等,都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水稻的诗句,其中以关于水稻苗的诗句为最为独特和美妙。
“秧因起深竹,草为无限风。”—— 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写的《见桂林山水不能言表因题此杂咏》中的一句。这首诗描绘了水稻苗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生长的场景,其用“秧因起深竹”表现出水稻苗从竹丛中长出来,迎着阳光拔节生长的形象;用“草为无限风”表现了在风中水稻苗像一片片随风而动的绿色海洋。
“寒蛩凄断残云,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清代文学家陆游所写的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句。这首诗以写茅屋为背景,表现了艰苦卓绝的生活境况下壮志凌云的精神。而其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则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水稻苗正遭受秋风萧瑟之时的独特风采和哀婉之美。
“绿沉沉地波,白朦朦疏竹。风痕春调转珠黄,月影宵弯薄绛玉。”—— 这是唐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画水雉图万岁山西雪》中的一句。此句里的“绿沉沉地波,白朦朦疏竹”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池草绿又显得沉重的水里,一群水稻苗像波涛一样汹涌澎湃、纵横交错的形象;而“风痕春调转珠黄”的妙语,则恍如表现出了这些水稻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如何变换着自己的音符和姿态。
“海舶尝时防海蜃:一遇大风,挂帆转羁棚。体不满襟轻。寒号北瘦笑闲空,平沙度岭时相访。水稻花前国屋,平畴毯翠纹。”—— 这是明代文学家陈子龙所作的一首《和蜀仙人交趾州作蚺蛇滩春日呈梁伯光》中的一句。这首诗以描绘交趾的景色为主题,其中“水稻花前国屋,平畴毯翠纹”是一句十分有趣的描写。它用“花”和“毯”两个生动形象来比喻水稻苗生出的绿油油的色泽,特别是“毯”一词有着细腻光滑的质地和柔软的质感,这恰好也描述了水稻苗舒展的嫩叶。
“田野间,满目翠苗新,古来到处三春暮。”—— 这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林徽因所作的《野菊花与白蜡林》中的一句描写水稻的诗句。将翠绿的田野、嫩苗的生机和轻盈的气息都搭配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笼罩着年轻、新鲜、充满生机的画面。而其中的“古来到处三春暮”则表现了水稻作为国人的基本粮食之一,其成长周期常在每年春至秋冬之间,只要时间一到,便能见到翠绿的苗头贯穿整个田野。
以上五句与水稻苗有关的诗句,皆是通过生动的平面描述、灵活的比喻和别有一种情趣的抒情描写,表现了水稻苗生长的特点以及其在大自然中的地位。这些诗句,除了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境与美感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启示,并引领着读者们进行内心的探究和思考。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749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8im
2024-03-03im
2023-05-26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5-02im
2024-01-2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