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是一种香气芬芳的开花美丽的植物。它不仅长的美丽,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描述了合欢花的美丽和优雅,使得它成为诗歌中的常见主题之一。
“忆江南,梅花逐水寒,三千里,淮山与南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可以说是描述江南秋景的代表之一,诗人描绘了柔美的自然风光,其中合欢花更是被描绘为“随意春芳歇”,通透而简洁地展现出其清新的气质。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以“花丛”作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动人的离别之情。其中“取次”的意思是瞥见,描写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经过花丛,看到了合欢花的美好而动容。合欢花成为诗人留下的最后记忆,足以证明其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流传至今的古诗,总结了爱情的喜怒哀乐。其中“半江红”和“合欢枝”的描绘如此传神,让诗句更加平淡而动人。特别是“合欢枝”,其美丽和优雅,与诗人内心理想的爱情相得益彰。
“欲把蜡烛换,始知北窗余。相思自不彻,空怨此花枝。”
这首诗从视角上将人物置于花间,使其瞥见合欢花在阳光下丰盈的倩影。然而,在享受美时,却又有着无尽的相思之苦。顾泰用“花影”和“此花枝”来丰富这种内心矛盾的描述,深得读者赞赏。
“望岳已千里,黯黯发远光。胜地已含笑,妙趣难以量。合欢花犹满,桃李昔阑幢。风物长宜放眼量,心随景转万重霜。”
这首诗是秦观以景描心的代表之作,“合欢花”在这里的形象更加明确,被写为“犹满”,表现了文人对于“合欢花”的喜爱程度。同时,诗人也把合欢花作为自然景色的一部分,增强了其神圣和优美的意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是辛弃疾的《青玉案》中的一部分,描绘了一副诗情画意的自然垂挂图,此中“合欢树”不仅是诗人牵挂之思,更是一种寄托感情的载体。
总之,合欢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花卉,自从古代以来便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们望花思故人,内心洋溢着不同的情感。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句子,引领着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解读着他们的情感、思考以及对于自然的感悟。以上七首诗句都充满了创造性和美感,意境清新、非常动听,使人们看到那色彩艳丽而夺目的姿态, 感受那一份温馨、芬芳的海棠之诱。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75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8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6-04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4-01-17im
2023-09-11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