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美食的追求就像现代人一样,不缺少对食物的喜爱与赞叹。当然,这些喜爱和赞叹都借由古诗得以传颂百世。在古诗中,有不少的诗句描述着人们如何享受饮食带来的欢愉和满足。本文便从这些诗句入手,一起探寻古代人们的餐桌文化。
有不少劝饮诗披露了当时人们热衷于饮酒和吃肉的习惯。比如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就写到:
“每饮岂复限胡马,但使愁多少白云。”
可见在唐代,人们饮酒已经成为常态,酒足饭饱后,甚至连马也能“大醉而归”,打句将壶中剩余的酒“饮干倾、满执壶,欲饮无由”,十分形象形容了当时的酒文化。
另一方面,当时的宫廷餐饮显得更为尊贵和讲究。唐中宗皇帝曾下诏:“宴客四时定规;除旧岁之夜及大节日、木兰诗会等属例外,粗赏食则有所斡”,就是说明饮食对当时官员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同时,古代宫廷中对饮食的礼节也是非常严格的。据《太和正音谱》记载,在唐朝宫廷中饮食有三百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菜品,而在这些菜品中,有许多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才能享用。比如,有侍卫齐发声音拿上菜品后,先向东再向西再到南,再到北,只有这样菜品才能放置在皇帝面前。
在唐宋时期,饮食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餐桌上的社交礼仪更是席不暇暖。比如唐代王涯《卜算子·咏梅》一诗中就写到:“烧得一尊美酒,坐啜黄花共孤几。肉方三五已荐,馔亦黄酌复红巵。携觞百里眼,踏歌千重阙。”可以看出,在唐代,饮酒、吃菜与诗作、音乐一样,同样是陶冶心灵的重要手段。
而且,良性的交流与交往常常建立在餐桌之上。进餐中还有“当席斟酒”的礼节,即点状或举杯示意为人斟酒、向对方敬酒都是好的交往方式。
佳肴美食不仅局限于当时的官场和士族,还流传到了民间。唐代大唐郎落笔如梭,至今流传着的《饮中八仙歌》中,便有“君不见黄州之夜,四十载来家,只有梅花一丛雪”的诗句,写出了黄州人民每年除夕时在寂静的夜晚躲在家中用美酒和佳肴招待贵客的场景。
此外,唐宋时期也形成了以街头小店为主的“小吃”文化。这些小店大多数卖汤团、豆腐、炸鸡和羹等,价格便宜味道也十分美妙,越来越得到了民众的青睐。其中,《千里江山图》是一件描述唐代街头小店景象的重要艺术品。
总的来说,古代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和追求与现在人并没有区别,而古诗传颂了许多有关美食的记忆和历史。从古诗中所述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饮食方式与文化背景。整合古诗,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人们在饮食上追求的是温馨和相互交流,以及既有宴会中的庄严与富贵,又有街头小吃中的俚俗和随意。那么,在现代,我们从古诗中学到的理念或者思想也可以在现代餐桌上得到应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838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6-16im
2023-05-26im
2023-06-13im
2025-04-17im
2023-06-06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