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商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他们既有儒门学问的精深,又有商人经验的丰富,是中国古代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代表人物。而今天,我们不妨来一起欣赏一下那些关于儒商的赞美诗句,感受一下古代文人对这个群体的崇敬之情。
“前朝有贤士,号称世间宿。子夜往来飞,寻常有道路。五车骏马所乘,通达识典籍。大海浮梁,至今不沉溺。”
北宋文学家陆游在这首词中,借梅花的清冷来抒发对儒商的敬佩。词句中所描绘的“五车骏马”和“通达识典籍”不仅是对谦虚好学的儒商所较为恰当的评价,也是对他们物质与智慧相得益彰的完美体现。
“茶亦佳于农,沃土安皎皎。君儒载笔车,一马载六裁。千里一飞腾,此称行远才。”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庐山之锐岩陡壁来歌咏当时颇受推崇的赣南儒商贾启之。这个人物号称“书香门第,名利双收”,他的生平遭遇和商业道德也被当时文人所推崇。此句中“君儒载笔车,一马载六裁”用车的多寡来衡量儒学才华的深浅,同时也突显了儒商与传统打工者的不同之处。
“古今知己谁?金钱兼得罪。官紫贵,庶红光,亦均太史令。”
明代诗人杨慎在这首《旧梦不须记》中,将被赋予千古仙贤尊位的太史公,拿来与儒商相提并论。杨慎呼吁文人不只要追求《诗经》中的致君尧舜、兴繁华的情系百姓,也要重视儒家经典中的商贾之道。而“官紫贵,庶红光,亦均太史令”则表明只有既能掌管国家大政,又能经营自己的生意,才称得上真正的英才。
“乃瞻衡宇(商店),钩深致远,肆志高眠,胡为乎其生之厥之不展?”
唐代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将建筑辉煌、文化沉淀的滕王阁比喻为“商店”,并对“钩深致远”的儒商精神加以赞美。作者认为,儒商的追求不同于那些身世显赫但过于享乐的贵族们,他们面对的是更广泛而深刻的市场机会、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这样的追求反而显得更加高尚。
“古来征戍几人回?后土离亭一去来。岁暮天寒地凝冰,自缘身老未知胆。”
《东篱乐府》中这首《离亭燕》不是单纯赞美儒商,但作者王之涣的文字同样点明了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勇气及胆略。文章中写道,在风雪中很少有军士能够回家,更不要说那些胆小者。只有那些敢于突破险阻的人,像站在离亭对岸的燕子一样,才能转危为安,活得悠然自得。
“金竹意横,玉柯情直,类盛福厚之儒,空桓雄浑之流。朗吟处,时清丽,峭峰登程,意兴澄淡。徜徉胜地,神禽相辉,固以兼游名山,折槛获清谈也。”
东晋豪放派文学家嵇康笔下的商人又有着何种体悟呢?这首《金竹玉柯图赞》中,嵇康借金竹与玉柯自比,既是表扬自己,也是对那些在商业场所、宫廷世界里立足的儒商赞美。文中所写的吟诵、精神交流之景,不难让人联想到贤才蝼蚁、撮土成屋的创业智慧。
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人类智谋生存、包容异己、追求卓越的结晶。儒商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并非片面的刻板印象,更是包含了一种宏观的历史意义。而在诸多文学家的笔下,儒商这个群体也得以超脱俗流、由众至高,为人们所瞩目。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970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