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在尚书中是什么意思(尚书中的训是什么意思)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2日 阅读:270 评论:0

训在《尚书》中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训在尚书中是什么意思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五经之首”。其中涵盖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尚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训”这个词汇的出现,那么训在《尚书》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训”的基本含义。一般而言,“训”可以理解为教育、训诲的意思。在《尚书》中,这个词汇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教育、训诲,另一种则是指命令、指示。这两种含义都与《尚书》所反映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理念密切相关。

在《尚书》中,训作为教育、训诲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尧典”、“舜典”等篇章中。例如《尧典》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敬天之命,敬地之义,尊贤使能,教民练上。”这句话中的“教民练上”就是讲述了尧帝如何通过教育和训诲来提高人民的素质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尚书》中,训还有一种命令、指示的含义。这种含义主要体现在“大禹谟”、“大禹治水”等篇章中。例如《大禹治水》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是用大禹之训,乃得治水。”这句话中的“大禹之训”指的是大禹所下达的命令和指示,说明了在治理水患时必须严格遵守大禹的训令。

训在《尚书》中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其实,训作为教育、训诲和命令、指示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训诂”、“训诫”等概念的出现,这些都是与教育、训诲密切相关的术语。而在秦汉时期,随着法家思想的兴起,训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命令、指示的含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

训在《尚书》中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训诲,一种是命令、指示。这种含义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政治理念密切相关,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456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