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竹疏影浮寒烟》一诗中所写的句子。这句诗主要描写的是竹子的形象,但其中“绿丝绦”一词,却让许多人想起了清水中的水草,而且这些水草真的像是用“绿丝”编成的绳索一样,让人觉得既强韧又柔软。还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妙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个诗句不仅表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和浩瀚,更体现了水和天空的深情相依。
近现代诗人在描写湖光水色方面也有极佳的表现。例如徐志摩在他的《再别康桥》中写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惨澹离亭。”这首诗中,不仅有“故国神游”的壮阔,还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豪情,但是徐志摩最妙的地方,就是把“长衫渐渐变成了大海”这种富有联想性的画面描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诗歌中,溪流往往是我们呼吸的源头,所以从古到今,诗人们对溪流赞美之词层出不穷。例如唐代岑参在《登幽州台歌》中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句诗写洞庭湖和岳阳楼,柔情中写出壮美,画面感十足,极具感染力。
在宋代文学中,苏轼对溪流赞美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白鹭洲中夜,青荇岸上秋。天横渐近鸟渐高,孤舟短棹慢。云生结海楼,梦断香屿钟。”这首诗中重点描绘了“孤舟短棹慢”的画面,以及船夫划一句、小舟摇一晃间,水纹下漾而起的九曲回环,泛着银白色的光泽。
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水始终是许多诗人眼中一种至美至贵的元素。中国唐代诗人李白(701年-762年),就在其创作中常常描写大自然和水的联系。他在《赠汪伦》中写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其中,“一饮三百杯”这句话中的“一饮”和“三百杯”都代表着豪情万丈,再加上这个字眼放在这么美的水景中,让人感觉到一片遥远的情怀。
细水长流,可以说是江南风景的代表。晚清诗人杨万里就是长江一带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长江流域的田园风景为主题。他在诗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让岁月隧道里的读者也仿佛能够感受到它那种平淡无奇的美,弥漫着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人生美学。
清水,是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也是人们向往的诗意之源。本文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清水的诗句,从湖光水色、溪流潺潺、细水长流等不同角度,呈现出水这一美好元素的各种表现形式。希望这些诗句能够带给大家一份纯净、温馨、美好的感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476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5-05-02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4-01-14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