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重要的祭祀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祭祀祖先、扫墓、祈福,同时也是悼念先人、追思逝者的日子。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清明节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之涣的《登高》。
王之涣,唐代诗人,其诗歌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和感人的情感。《登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翻译:
风劲猿啸天高哀,水清沙白鸟归来。
无尽的落叶萧萧而下,无尽的长江滚滚而来。
千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困苦,忧愁积成霜色的白发,倒在酒杯里。
《登高》通过描写自然景致,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猿啸声久远而哀怨,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渚清沙白,鸟归来,自然景象生动形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现了“无尽”二字,表现了时间的无限和生命的短暂。人生如落叶,如长江滚滚而来,如同行旅,匆匆而过,所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人生,犹如行客,常常感到悲凉和孤独。
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悲观和无奈。人生充满艰难和痛苦,时间的流逝使人的生命不断凋零,诗人借酒浇愁,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无力。
《登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哲理性和感人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类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悲怆。诗中的自然描写,具有鲜明的形象感和美感,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登高》还有着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哲学内涵。诗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无力,以及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519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